平均数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准备:把学生分成人数不等的六个组(每4人一组的3个,每5人一组的3个),组内编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大家的课桌上既有筷子又有碗,但张老师并不是请同学们来这里吃饭的,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做个——筷子夹玻璃球的小游戏。(学生笑容满面、兴趣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师:大家先别急。游戏之前,请听清楚游戏规则:1.必须用筷子把玻璃球从篮子里边夹到小碗里,不准用手拿;2.掉到小碗外边的玻璃球不能算数;3.游戏时间:30秒。老师宣布“时间到”后,请同学们立刻把筷子放进篮子里。(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同学们十分投入地夹玻璃球。教师宣布“时间到”后,同学们停止夹球,迅速坐好。)师:请各小组长把你们小组每位同学的夹球个数记在统计表上。(各小组成员向组长汇报自己的夹球个数,组长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利用筷子夹玻璃球的游戏导入,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新知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谓是“一石二鸟”,为整节课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气氛。]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师:这是第3小组夹球个数的统计表:学生编号1234夹球个数116614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向同学们提出哪些问题?生1:第3小组一共有几位同学?生2:4位。生3:几号同学夹的最多?夹了几个?生4:4号同学夹的最多,夹了14个。生5:几号同学夹的最少?夹了几个?生6:2号、3号同学夹的最少,都夹了6个。生7:夹的最多的同学比夹的最少的多几个?生8:多8个。生9:这个小组的四位同学一共夹球多少个?生10:这个小组一共夹球37个。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生10:11+6+6+1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求总个数的算式。并把总个数记在统计表上的“合计”一栏。)师:知道了第3小组4位同学的夹球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位同学的夹球个数。师:说得好!怎么求呢?生:用总个数除以人数,算式是37÷4=9……1。师:这说明第3小组平均每人夹球的个数是9个多。(教师板书出综合算式:(11+6+6+14)÷4。)师:(指综合算式)我把算式写成这样可以吗?为什么?生:可以。因为括号里边求出来的还是总个数,意思没有变,道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