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饮食安全常识7~12岁的儿童正处于迅速发育阶段,特别是小学后期进入生长突增期,对营养要求较高,课堂教育要求注意力集中,相对比入学前脑力劳动加大,而游戏活动则趋减少,因此,这个时期的膳食应多加注意。小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饮食安全?1.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饮食,各类事物都要吃,不能偏食、挑食。2.早餐要吃饱吃好,要多吃鸡蛋、牛奶、豆类食品,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吃一点或干脆不吃。3.吃饭前要洗手,生吃的水果、蔬菜要洗净。4.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暴饮暴食。5.吃饭时不要看电视、看书,也不要与别人聊天。6.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吃饭,应先休息一下,喝点水,然后再吃饭。吃饭后可以散步,做些轻微活动,不要马上进行大运动量的运动。7.不喝生水,不喝没有热开或没消过毒的牛奶。8.不要常吃甜食、零食,不要吃过咸的食品。9.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随便吃野菜、野果;不购买、食用街头小摊的劣质食品。小学生饮食安全常识:1.不随便吃野菜、野果。2.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3.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以及三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4.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和饮料。5.不要到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进餐。6.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7.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8.生吃瓜果要洗净。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9.不吃陌生人递送的食物及饮品。10.在吃、饮各种食品前,要对饮食品进行一闻二看三品,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饮食。11.认真对待“有效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产品,发现过期产品应向商店经营者报告。如果包装食品在包装上标明的有效期内“变坏”或回家后发现包装破损,应退货并向零售商或食品加工商报告。12.假冒伪劣食品涉及到使用劣质、廉价原料来欺骗消费者并降低竞争成本。如发现销售假冒品牌、假冒标签的食品及被污染过的食品等应向有关机构检举揭发。检举揭发这些事件可以帮助当局查处不法商贩,防止此类事件重现13.生鲜食品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其他海鲜应存放在冰箱底层,加工过的食品放在顶层。食品应包装或妥善盖好后储存。14.不要将热食物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使冰箱内温度升高。15.将罐、瓶和包储存在干燥凉爽的地方并防范昆虫或鼠类等。16.记住在准备食物和吃饭前一定洗手。17.处理生鲜食物的用具使用后,处理已烹调过的食品前或处理打算生吃的食品前,用具必须彻底清洗。18.认真选择食品采购和就餐的地点。确保其人员、餐具和其他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