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优质教案.doc
下载文档

ID:2767799

大小:401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优质教案 伯父 鲁迅 先生 优质 教案
课 题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 关注生词教学: 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吊唁”可出示祭奠类照片加以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可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理解;“饱经风霜”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感受文中车夫生活的艰辛。 关注阅读理解: 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你能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吗?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通过具体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感受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格魅力。 关注表达运用: 学习通过具体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回忆的五件小事,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风趣幽默,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崇高品质,感受到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爱戴与怀念之情。从而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方法灵活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学生真正从学过走向学会。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 3.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 2.能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能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1.教师导入: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伯父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时写了一篇怀念他的文章,让我们通过她的笔墨近距离地认识鲁迅。 2.揭示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课文。 2.学习词语(出示课件5) 教师出示词语:追悼 吊唁 正月 镊子 硼酸 敷上 逝世 殡仪馆 小约翰 囫囵吞枣 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三、结合“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出示课件6) 教师提出要求: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吧。 学习任务一: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学习任务二:结合资料和同学交流: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深入学习本文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u 任务一 1.(1)(出示课件7)教师提出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2)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五年级上册学过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预设1: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预设2: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预设3: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预设4:俗话说:“熟能生巧。”让我们不断练习,努力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根据教师要求给每件事加小标题,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出示课件8、9) 预设:总共写了五件事,这五件事分别是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燃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教师板书: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燃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燃放花筒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救助车夫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关心女佣是作者亲耳听到的。 教师板书:亲历 亲见 亲闻 2.(出示课件10)教师提出问题:文章的开头写了什么? 预设: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深受很多人的爱戴。 教师板书:深切怀念 深厚爱戴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文采用的叙述顺序是倒叙。 3.补充资料(出示课件11)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远僻的村镇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选自《巴金选集第8卷 散文随笔选》,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 (设计意图:资料展现的是巴金先生对鲁迅先生逝世后的描述,通过这些描述,让学生感受鲁迅先逝世后全国人民的悲痛之情。) u 任务二 1.(1)(出示课件12)教师提出要求: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默读课文,圈画描写鲁迅先生的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勾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13) 2.交流“谈《水浒传》”部分 预设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预设2:“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这体现了伯父非常关心晚辈。 资料补充(出示课件14) 《表》班台莱耶夫著,鲁迅译。是一本写孩童眼中的所见所闻的童话。 《小约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鲁迅译。是一部童话作品,被鲁迅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 3. 交流“笑谈‘碰壁’”部分(出示课件15) 预设:“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黑洞洞”的指当时黑暗的社会,“碰壁”指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的迫害。 资料补充(出示课件16)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鲁迅《碰壁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资料表明鲁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乐观斗争的精神。 4. 交流“燃放花筒”部分(出示课件17) 预设:“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先生慈祥、率真,热爱生活。 5.交流“救助车夫”部分(出示课件18) 预设1:“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会儿, 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贫苦人民的关心。 预设2:“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通过这可看出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感。 6.交流“关心女佣”部分(出示课件19) “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7.感受鲁迅先生的人物品质(出示课件20) 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预设: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教师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通过具体的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对学习文章回忆之事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鲁迅的崇高品质,从而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通过具体的事情写一个人,将自己的情感藏在叙述的事情中。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的五件事,让学生读懂鲁迅先生的品质,读出众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读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 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出示课件22) 本文是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23) 自题小像 鲁 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六、课堂演练,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4、25) 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26) 回顾本课所得,并结合前两课所学的内容,梳理你学习了本单元三篇课文后对鲁迅的印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课文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 教学中的主要目标是:一,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