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运算律第四课时乘法结合律教学内容:课本第54-55页。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2、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3、学习“猜测—验证”的科学思维方式,经历发现归纳乘法结合律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的方法,发现现乘法结合律。难点: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尝试练习,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计算式题。(2×4)×32×(4×3)(7×4)×257×(4×25)全班齐练,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板书。(2×4)×32×(4×3)(7×4)×257×(4×25)=8×3=2×12=28×25=7×100=24=24=700=700师:仔细观察上面的式题,你发现了什么?师根据生答(前后两个算式数字相同,但由于括号的位置不同,所以它们的计算顺序不同,但计算结果是相同的。)引入: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也发现了第二种算法更简便,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索这个问题吧!(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1、引发猜想,举例验证乘法结合律。(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第54页情境图,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指名汇报自己的发现,师根据生答板书:(2×4)×3=2×(4×3)(7×4)×25=7×(4×25)1师概括小结:每组的左右两个算式,数字相同,但由于括号的位置不同,所以计算的顺序不同,但计算的结果却是相同的。(2)师追问:你能照样子再写出两组同样的算式吗?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仿写的算式。(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等式左右两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指名汇报,师根据学生答归纳概括:等式左右两边运算顺序变了,但式题中的数学和计算结果都没有变。(4)师启发:这是乘法计算中的一个规律。根据在数学上的探索和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可以给这个规律在数学上称为乘法结合律。(5)四人小组之间简单交流: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乘法结合律:(a×b)×c=a×(b×c)(6)指名用自己的的语言说说乘法结合律,师归纳概括(课件出示):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所得的积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2、理解运用规律。(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中间情境图。让学生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