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7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714099)摘要:“滑稽”和“诙谐”的音义均相近,可以通用。“滑稽”不仅是传中人物的共有特点,司马迁在写作手法、结构安排、语言运用上也表现出了“滑稽”之处。不过,他理解的“滑稽”还有价值观上的考量。滑稽人物人微言轻,却以滑稽的方式讽谏君王,发挥了自身的价值。他们在讽谏言语上运用类比法、归谬法、对比法启发君王,使君王自悟。其讽谏多为韵语,带有一定的音乐美感。他们综合运用表演和演唱的形式,营造出愉快轻松的氛围,寓庄于谐,大大提高了讽谏成功的概率。另外,司马迁根据“匡时济世”的价值、“卑微如尘”的身份、“不争势力”的人格、“广为传颂”的事迹这四个标准来筛选所要著录的人物,使《滑稽列传》成为一篇独特的人物传记。关键词:《史记》;《滑稽列传》;滑稽;诙谐;讽谏艺术;著录标准中图分类号:K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5128(2023)07-0049-07收稿日期:2023-03-22作者简介:韩团结,男,河南商丘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滑稽列传》是《史记》中一篇特殊的人物传记,主要记录了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人讽谏君王的事迹。学界认为《滑稽列传》乃“委巷所传,故老所述”,对其重视程度不足。目前,关于“滑稽”的音义,争论颇多,某些论述存在谬误和不足,亟待纠正和补充;关于“滑稽”,学者多关注文本人物本身,而忽略了司马迁撰写文本时的“滑稽”;关于文本中蕴含的讽谏艺术,还有补充的空间;关于司马迁著录滑稽人物的原则,鲜有人谈及。一、“滑稽”的音义“滑稽”的音义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滑稽列传》诸多问题的解决。《滑稽列传》中有两处司马贞引用邹诞、崔浩和姚察之语的注解。《樗里子甘茂列传》中也有两处注解:第一处是司马贞引用邹诞和崔浩之语,与《滑稽列传》中的注解相同;第二处是张守节罗列了崔浩、颜师古之语,又保留了一种说法。归结起来,古人对“滑稽”音义的解释共有五种:一是“邹诞说”:“滑,乱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1]3197二是“崔浩说”:“滑音骨。滑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故扬雄《酒赋》云‘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藉沽’是也。”[1]3203–3204三是“姚察说”:“滑稽犹俳谐也。滑读如字,稽音计也。言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