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仓央嘉措情歌中的意象分析.pdf
下载文档

ID:2750834

大小:2.43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仓央嘉措 情歌 中的 意象 分析
LITERARY LIFE 文学生活1092023.08文/刘瑶仓央嘉措情歌中的意象分析下真性情的活佛仓央嘉措;次仁旺久的仓央嘉措情歌中的意象世界分析了情歌中意蕴丰富的意象,细致入微地探索了仓央嘉措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情歌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其中本篇文章就是在这些译本和研究的基础上,试分析仓央嘉措情歌中的意象,感受仓央嘉措在诗歌中展现的深远意境和佛学境界。同时结合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对仓央嘉措情歌进行分析,展现了情歌独具藏族地域特色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仓央嘉措情歌中的意象界定谈到意象,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意象常指自然意象,是选自大自然的寄托情感的物象,如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的“风雨声”“花”,都是自然意象。不过,诗歌中还会常常出现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即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和人物也是意象,只不过是事象。而诗歌中常常会用一组意象来构成一种意境,这种意象都带有主观意愿,寄托着作者的情思,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其中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一组意象,构成了一幅明媚清新的春景图,作者欢快的心情寓于诗中。仓央嘉措情歌中有以月亮、寒风、霜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类意象,藏族文化中常见的雄鹰、玉蜂等动物意象,以桃树、桃花为主的植物意象,也涉及佛教的三宝、宝幡、轮回等事物意象以及牵绊他的伊人、情人、爱人等女子意象。仓央嘉措正是借助这些寓意丰富的意象,组合成雪域高原家喻户晓的悲情诗画。在以象寓意的意象诗歌中,意象是作者抒发情感的一个载体,主题的多重意义和不确定性给予了仓央嘉措是卓尔不群的雪域活佛,更是一位多情的天才诗人。仓央嘉措的情歌以佛理入诗,多写男女恋爱的欢快与痛苦。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具有藏族“谐体”民歌的特点,韵律和谐,富含丰富的意象和悠扬的意境,犹如一朵盛开的雪莲,展现了鲜明的藏族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此篇文章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着手,试分析仓央嘉措情歌中典型的自然意象、社会意象,以汲取情歌的思想精华,感受情歌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仓央嘉措是高原上最神秘的诗人,在历算、诗学、梵文、医药、佛学、哲学等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他被我们熟知,不仅是因为他的活佛身份,更多的是这位雪域诗佛仓央嘉措在24岁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唯美而有佛学境界的诗篇,成为藏族文学史上的珍宝。300多年来,他的诗歌深受民众的喜爱,在民间流传,经久不衰。关于仓央嘉措情歌的汉译作品不胜枚举。其中较早的最权威的白话本是于道泉1930年藏、汉、英的62节66首,以及刘希武的五言本,还有影响较大的曾缄的七言本等。关于仓央嘉措诗歌的研究数不胜数,如:杨恩洪的仓央嘉措情歌艺术谈分析了仓央嘉措情歌的特点;廖光耀的仓央嘉措情歌抒情艺术探微开始从审美意象、自然现象等方面进行研究,使仓央嘉措情歌更具诗的意境美;尕玛措的论仓央嘉措的情歌对诗中以月亮和女子为代表的意象进行了剖析;薛淑敏的仓央嘉措情诗意象分析抓住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剖析了神秘藏族文化美化生活 BETTER LIFE1102023.08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供读者细细品味。而作者的难言之隐、难抒之情也可以借意象代抒。仓央嘉措的情歌多写男女爱情,其正是以这种朦胧的意象冲破佛教的戒律,断然拒绝受戒,敢于袒露自己的内心。十多年的世俗生活,让他无法舍弃人世间情爱带来的欢乐与苦闷,他想要追求自由而美好的爱情。而仓央嘉措当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爱情诗背后的深沉意蕴,使其诗歌内涵扑朔迷离。他的作品,有人解释为政治诗,还有人认为是宗教诗。总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这也正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受人欢迎并且其情歌神秘而脍炙人口的原因吧!仓央嘉措情歌中的自然意象自然景观类意象仓央嘉措从小在乡村长大,与民间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这让他对世俗生活有了深厚的感情,他热爱着那片神圣的雪域高原,对生活充满着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有月亮、寒风、严霜、雨水等,这些都是他熟悉的景物。在众多的自然意象中,仓央嘉措很少重复使用意象,而唯独对“月亮”这个意象难舍难弃。月亮是中国文学中的典型意象和永恒主题,月亮常常是人们表达情感的载体,月亮给人清幽、纯洁、高远的美感,诗人将月亮融入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构建优美的文学审美意境,提升了诗歌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情随境迁,月亮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表达的含义不同,通常情况下,月亮拥有纯洁、美好、悲欢离合、永恒、相思等主题。在不同的环境下,月亮代表了不同的审美意境,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月亮的圆缺,让远在异乡的游子情不自禁地想到亲人、友人,再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望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仓央嘉措的情歌同样借助月亮表达旷世情怀。仓央嘉措的情歌中出现过“白亮的月儿”“初六和十五的明月”“初三的明月”等不同时期的月儿,作者的感情却不尽相同。如“从东边的山尖上,白亮的月儿出来了。未生娘的脸儿,在心中已渐渐地显现”是仓央嘉措情歌中的名篇,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月亮象征着高洁,遥望东山,一轮明月升起,月光皎洁,那美丽的女子脸庞浮现在他的心上,恋人就犹如那月光一样洁白,让人爱怜,心中产生无限的思念。“这月去了,下月来了。等到吉祥白月的月初,我们即可会面”,白月是从月盈到月满,据说是男女约定的日子,诗人望月等待着,内心焦急,迫切想和情人见面。仓央嘉措情歌中的月亮意象并非全都与爱情有关,也有表达作者心中难言之隐、憎恶之情的,如“新月才看一线明,气吞碧落便横行。初三自诩清光满,十五何来皓魄盈”,仓央嘉措质问,新月还只是初三就自夸明亮,那么十五怎么能变成满月呢?以此来讥讽小人得志。除此之外,仓央嘉措还借助“寒风”“严霜”来表现对恶势力的怨恨和谴责,如“青女欲来天气凉,蒹葭和露晚苍苍。黄蜂散尽花飞尽,怨杀无情一夜霜”,说到玉蜂原本是来采花蜜的,但寒风乍起,严霜降临,破坏了这美好的事物。玉蜂和花朵原本是天作之合,得以相聚,不料遭人破坏,从中阻挠,而诗歌中的“寒风”“霜”便是恶势力的代表。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寒风”“霜”是很常见的意象,在这里象征着恶劣的环境,这也暗示着身处高位的仓央嘉措身不由己,不能和恋人再续今世情缘。动植物类意象在仓央嘉措的情歌中,我们常会看到动植物意象结合在一起,这和仓央嘉措生活的环境有关。如“野鹅同芦苇发生了感情,虽想少住一会儿。湖面被冰层盖了以后,自己的心中乃失望”,此诗中野鹤和芦苇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恋人,无奈冬天湖面结冰,只能分离,创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想象着自己与恋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痛苦。再如“鸟对垂杨似有情,垂杨亦爱鸟轻盈”,其中,小鸟和垂杨的感情,彼此依恋,若感情深厚,他人岂能乘机而入呢?在仓央嘉措的笔下,将动物意象和植物意象紧密结合,描写了一对痴情恋人,例如“野鹅”与“芦苇”及“小鸟”和“垂杨”。我们能想象到他们相依相恋、难舍难分的场景,尽管他们始终要警惕外在的危险,却依然依依不舍,就好比仓央嘉措与情人约会时始终又怕又喜。同时爱情受挫时,他也自我安慰,既然缘分已尽,便坦然处之,如:“花开的时节已过,松石蜂儿并未伤心,同爱人的因缘尽时,我也不必伤心。”动植物意象交相辉映,松石蜂儿错过花开,就好比我错过爱人,只因缘尽,伤心也于事无补。当然,仓央嘉措情歌中单独出现的动物意象或植物意象也不乏生机,依旧有那被爱情折磨得郁郁寡欢和欣喜若狂的情景。仓央嘉措在情歌中采用的动物意象繁多,有鹰、虎、豹、狼、狗等一类和白鹤、蜜蜂、鹦鹉、杜鹃等一类,无一不是仓央嘉措情感的体现。其中鹰是高原上的猛禽,是藏族诗人常用的意象之一,藏族人民崇拜鹰,鹰在高原上飞翔,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仓央嘉措以鹰自喻,表现爱情受挫时的心烦意乱,如:“砂石伙同风暴,刮乱了老鹰的羽毛;虚情假意的姑娘,使我心烦意恼。”仓央嘉措受尽世间情爱之苦,亦是无法自拔。难道仓央嘉措注定只能饱受相思之苦,却不能与情人在一起吗?仓央嘉措注定是个不安分的情郎,时刻盼望着与情人相见,情歌中的老黄狗和鹦鹉都是他与情人约会的见证人,如:“我同爱人相会的地方,是在南方山峡黑林中,除去会说话的鹦鹉以外,无论谁都不知道。会说话的鹦鹉请了,请不要到十字路上去多话!”“有腮胡的老黄狗,心比人都伶俐。不要告诉人我薄暮出去,不要人告诉我破晓回来。”这既有仓央嘉措与情人会面后的欣喜,又有怕被外人知道的担忧。植物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借修辞达意的物象,仓央嘉措情歌中的桃花、桃树等甚是常见。如:“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自古以来,桃花象征着春天、美人、婚姻与爱情,但是桃花命薄,美好却只能代表短暂的幸福,让人心碎。如曹雪芹红楼梦的桃花行一诗借桃花喻人,以人比花,泪易干比花易落,刻画出林黛玉弱柳扶风、孤单寂寞的形象,桃花是林黛玉红颜薄命的象征。仓央嘉措诗歌中用桃花易落比喻少女的薄情,刻画出一个薄情少女的形象,美人好比那桃花,意境凄美,如此薄情,让人心生懊恼!仓央嘉措情歌中的人物意象LITERARY LIFE 文学生活1112023.08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仓央嘉措原本信奉的是宁玛派佛教,教派允许教徒娶妻生子,而作为格鲁派的活佛却只能远离世俗情爱,面对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无法接受,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不仅斩不断佛缘,也斩不断情丝。仓央嘉措就是在这两者之间徘徊,才造就了我们眼中最美的情郎,好一个“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越是想斩断情丝,潜心佛法,就越不得要领,如:“我默想喇嘛的脸儿,心中却不能显现;我不想爱人的脸儿,心中却清楚地看见。”喇嘛、爱人都是他所钟情的,但仍然是爱人在仓央嘉措的心中更胜一筹,想潜心修行,无可奈何,心中已经做出了选择,掩饰不住对爱人的思念,尽管是求高僧指点,也已经远离佛祖了。而仓央嘉措虽然贵为藏传佛教的最高领袖,受人敬仰,但是处于政治斗争中,自身难保,受制于人。诗歌中写道:“薄暮出去寻找爱人,破晓下了雪。住在布达拉时,是瑞晋仓央嘉措。”“在拉萨下面住时,是浪子宕桑汪波,秘密也无用仓央嘉措情歌中出现的人物意象并不只是表现爱情那么简单。其中涉及了情人、爱人、女子、智慧天女、喇嘛、如来等,既有对女子的赞美,若非生离死别,不相离弃的誓言,又有对女子薄情的埋怨,还有因为与身份不符,放不下心中佛法的矛盾。其中,“伟人大官的女儿,若打量伊美丽的面貌,就如同高树的尖儿,有一个熟透的果儿”,说大官的女儿就像那树上成熟的果实,红透、诱人,让人心生爱慕。还有自打日间与伊人有一面之缘,便茶饭不思,虽然是累了吧,但是彻夜难眠,像是犯了相思病吧。他想若是自己的意中人能成为终身的伴侣,就如在大海中捞到一块珍宝。这伊人怎能放得下?如:“因为心中的热烈的爱慕,问伊是否愿作我的亲密的伴侣?伊说:若非死别,绝不生离。”女子许下轰轰烈烈的誓言,今生不离不弃,这也正符合诗人的世俗心愿,可是,仓央嘉措真能放下佛法吗?现实生活的理想与内心的矛盾,他始终在挣扎着。如:“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了,足迹已印在了雪上。”他住在布达拉宫中,是管制的对象,受人监视,他在民间,就是自由自在的浪子,一个有自己的思想、贴近现实、活生生的血肉之躯。“瑞晋仓央嘉措”“浪子宕桑汪波”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他的无奈与反抗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渴望自由与真爱,却被关在鸟笼一样的布达拉宫,做一个傀儡活佛。仓央嘉措情诗中的意象为我们呈现了独具藏族特色的艺术魅力,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曾缄在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略传中评价道:“故仓央嘉措者,佛教之罪人,词坛之功臣,卫道者之所疾首,而言情者之所归命也。本极苦寒,人歆寂灭,千佛出世,不如一诗圣诞生。”我不禁想到一句评价李煜的诗,同样也适合仓央嘉措,“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仓央嘉措一个至情至圣的悲情人物,敢于冲破宗教的枷锁,追求自由与真爱,他的诗歌三百年来在民间传诵,是文学史上灿烂的瑰宝。(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