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灾劫”与动乱:嘉庆八年赣南闽西地方文化研究廖干周起事研究毛鹏1,龚世豪22023年第一期(总第61期)(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北京,100872;2.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嘉庆八年,赣南闽西爆发了一场由秘密教门大乘教与秘密会党天地会经过融合后发动的起事。通过分析倡乱者用来动员民众参与“叛乱”的口号,可以看出这场动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起事者借助宣扬灾难危机的来临与“末劫救世”这种“灾劫”信仰,为起事创造便利,增强参与者的群体身份认同。从传统社会“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来看,乡里百姓的“灾劫”信仰并非基层社会“小传统”的产物,而是与官僚精英的“末世论”共同植根于前近代社会因技术限制而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及王朝更迭时的大规模战争层累形成的文化土壤。[关键词]灾劫;灾难危机;末世论;赣南闽西;廖干周中图分类号:G122嘉庆八年(1803),活动于赣南闽西的江西宁都州(今宁都县)廖干周、李步高等,宣称该年十月十二日亥时系癸亥癸亥癸酉癸亥,①为“万水朝宗”之日,煸惑乡民,竖旗起事。以往学界对这次地方动乱的研究,最早是从传统农民战争史的角度,分析土地兼并、阶级斗争等社会经济因素对起事的催生作用。往后,随着“眼光向下”的社会史研究勃兴,黄志繁较早利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以区域生态变迁为线索,对整个赣南社会12一18世纪长达六百年的地方动乱作了系统考察。③此项研究虽不涉及本文讨论的事件,但其思路与视角却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一些学者即以这次起事为例证,分析了赣南闽西地区的宗族势力与地方治乱的关系,以及山区移民的身份认同与集体暴力等问题。①总体来看,这类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因其落脚点并非动乱本身,只是将动乱作为跳板,致力于钩织动乱背后更为宏大的社会图景,那些倡导、参与起事的基层民众自然也只能是研究者视野里的“他者”,对动乱背后的民众思想与信仰的考察,长期缺位。事实上,正如以往学者注意到的,嘉庆八年赣南闽西发生的这场动乱,恰恰是清代最早由秘密教门大乘教与秘密会党天地会经过融合后发动的一次民众起事。王大为(DavidOwnby)梳理了19世纪初赣东闽西天地会活动中的巫术与宗教色彩,进而对天地会文书中的“救世主义”与基层社会民众“叛乱”的关系作过初步诠释。安乐博(RobertJ.Antony)在他有关嘉庆七年(1802)广东惠州府天地会起事的文章里,追溯过惠州这支天地会的组织来源及其与民间宗教的关系,其中亦涉及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