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4期2023年8月古地理学报JOURNALOFPALAEOGEOGRAPHY(ChineseEdition)Vol25No4Aug.2023文章编号:1671-1505(2023)04-0788-18DOI:10.7605/gdlxb.2023.04.065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快速海进页岩特征及有机质分布施振生1,2王红岩1,2赵圣贤3周天琪1,2赵群1,2祁灵1,2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河北廊坊065007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摘要快速海进页岩的特征及形成机理是细粒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地震层位追踪、连井地层对比、X衍射全岩分析、总有机碳测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快速海进页岩位于龙马溪组最底部,对应于笔石带LM1。该页岩石英平均含量493%(其中黏土级石英含量85%),方解石平均含量105%,白云石平均含量84%,黏土矿物平均含量234%。向盆地方向,石英含量增加,黏土矿物含量降低。快速海进页岩形成于相对海平面快速上升阶段,页岩厚度05~28m,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逐渐增厚。页岩平均TOC含量54%,由盆缘向盆地中心逐渐降低,纵向TOC含量剖面呈现4种叠置样式。该套页岩的矿物组成和厚度分布与沉积时期的快速海进、生物及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快速海进导致陆源供给减少,故页岩厚度较小;生物及火山作用导致页岩以微晶石英为主,盆地中心厚度较大。该套页岩的高TOC含量与水体缺氧、低沉降速率和高初级生产力有关。水体缺氧导致有机质保存能力增强,低沉积速率可减弱有机质的稀释,而初级生产力高可增加有机质的供给。该套页岩TOC含量平面变化及叠置样式与水深有关。随着水深增加,有机质沉降过程中的降解和再循环增加,故TOC含量降低。同时,随着水深增加,沉积物可容空间增大,从而形成不同的TOC含量叠置样式。关键词海进页岩分布模式富集机理五峰组龙马溪组川南地区第一作者简介施振生,男,1976年生,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细粒沉积学与储层地质学研究。Email:shizs69@petrochinacomcn。中图分类号:P5122文献标志码:A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十四五”重大专项(编号: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