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GONGCHENGSHEJI徐雅: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888«工程与建设»2023年第37卷第3期收稿日期:2022G09G20;修改日期:2022G11G25作者简介:徐雅(1986—),女,河南郑州人,博士研究生在读,讲师.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徐雅1,2(1.韩国又石大学,韩国全州55338;2.郑州西亚斯学院,河南新郑451100)摘要:城市河流有别于普通的天然河流,它受到周边用地、城市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设计与天然河道的设计也不尽相同.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其本身的作用和形式,还要统筹规划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使其在水利、防洪、景观、生态等方面达到均衡,从而达到人水和谐共存的目的.基于此,文章以某河道设计为例.通过对河道环境、水文特点的分析,从护岸结构、亲水设施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改造,并通过实例论证了景观与水利融合的理念.关键词:景观;水利融合;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G5781(2023)03G0888G041工程概况某城市河道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给城市及下游造成了许多灾害性的影响,其中以春季低温为主.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春季多为低温、少雨;降水多在4—9月,降水量占到了全年80%左右.由于降雨的作用,该河道的水量比较密集,水流速度比较快,其瞬间流量较大,对河堤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周围和下游的河堤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影响.该河道支流起源于山区水库,途经大片山区,经过城市中心,并最终汇入白坭水,是典型的山区型河道,呈现单向流的河道特征.在干旱期,河水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河道干涸,对植被的生长和景观建设不利,所以在设计中应采取工程措施,以保证河道有一定的水位,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由于受到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在河床中存在大量的滩地.在工程中,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对河流进行整治,使河流的自然生态得到修复;在部分河段的两边都存在较大的水域,可以作为滞洪区,以提高整个河段的防洪和调节功能.该河道整体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面积,其形状与天然河流的空间形状更加贴近,所以在规划中应采取“近自然化”的思想.2景观与水利融合设计2.1总体分区规划该河道主要由绿地、河滩、农田等构成.在设计时,应考虑到河道的不同特征,对各功能分区进行规划,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自身的地貌条件,防止因建设过度而对生态环境的二次损害.根据地形特点和功能需求,河道整治工程由上至下可划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即上游河道湿区、中部滨湖山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