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卷第3期2023年08月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Vol.43No.3Aug.2023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与文化,它们是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的文化瑰宝,这些令世人瞩目的文学与文化遗产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及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记小说历经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学的发展演变,仍然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学及作家的创作与发展。所谓笔记小说是指以随笔记录的笔法和简洁的文字创作的篇幅短小、内容广泛的一种小说文体。它不仅在内容上关注下层民众,形式上汲取大众口语,而且在思想上不断地深化,作品在强化褒贬之外,带有一定的哲理性。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学及理论大量的引入中国,中国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积极地借鉴西方文学创作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锋性创作。与此同时,一部分老作家如孙犁、汪曾祺等则有意识地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汲取丰富营养,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当代“新笔记小说”,如孙犁的《芸斋小说》、汪曾祺的《故里杂记》等。这些作家的笔记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传统笔记小说包括中国古典诗歌、史传作品的文学精神和艺术旨趣,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体现出鲜明的传统性特征。一、芸斋小说的艺术渊源费振钟、王干认为“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较早写作笔记小说的是老作家孙犁。他以《芸斋小说》总其名。”[1]《芸斋小说》的创作从小说《鸡缸》开始,前后断断续续写了十年,总共35篇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在内容题旨、结构布局、人物刻画、语言叙述等方面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代笔记小说的文学传统,体现了孙犁深厚而扎实的古典文学素养。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无不从其民族优秀文学传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诗人艾略特非常重视文学传统对作家的深刻影响,他认为:“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即使是最个人的部分同样也是前辈文学家最足以使他们永垂不朽的地方”。[2]作为从现代文学走来的孙犁,有着极其深厚的古代文学素养,这种文学素养与其对传统文学的崇尚与重视是分不开的。他认为民族的文化传扯不断的“情丝”——芸斋小说与笔记小说传统研究李振刚1,李娜2(1.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廊坊065000;2.廊坊师范学院学科办,河北廊坊065000)摘要:晚年孙犁在新时期重返文坛,以一种历久弥新的创造力进行了大量的生命与历史的书写,其中不仅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散文,更是创作了几十篇以理性、凝重为标识的“芸斋小说”。这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