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2023年第6期(总第226期)122场景、认同与情感:围炉煮茶活动中青年群体社会交往的拓展与再连接张盛颖(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在云交往成为主流交往方式的当下,围炉煮茶通过对场景的构建,吸引着青年群体进行场景消费,实现物理场景与互联网场景的虚实共生;通过“打卡式”媒介景观的传播满足了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通过个体消费的仪式感与群体互动的集体狂欢实现了青年群体间的情感维系与情感共鸣。在场景、认同与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青年群体线下“强关系”社会交往的再连接与线上“弱关系”社会交往的扩展。关键词:围炉煮茶社会交往青年群体2022年秋冬,围炉煮茶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兴起,在抖音平台中该话题播放量达到50.5亿,小红书平台下浏览量达到8427.5万。当下,围炉煮茶正在成为青年群体的社交新方式。对围炉煮茶的相关图文、视频进行观察后发现,其呈现的大多是在风格雅致的新中式茶馆中,三五好友围坐在火炉旁,烤一些红薯、栗子,煮一壶茶,一边喝着茶一边和朋友聊天,从喝茶到品茶再到围炉煮茶,茶的符号意义从最初的饮品属性向社交属性转化。回溯过往,在围炉煮茶活动兴起之前,已有露营、飞盘等活动的火热,为何这些活动会受到青年群体的喜爱?其背后又是如何实现青年群体社会交往的拓展与再连接?本文将尝试对围炉煮茶这一活动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探寻其背后体现的社会交往行为。一、连接与渗透:物理场景与互联网场景的虚实共生社会成员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场景中产生,无论是在现实空间还是在虚拟空间中,场景的构建都为人们的社会交往起到了拓展和连接作用。一方面场景为社会成员的交往提供了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场景也传达出某一圈层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价值品味等。在围炉煮茶这一活动中,通过KOL(关键意见领袖)、用户、商家、平台的共同推进,不仅构建出具有氛围感的物理场景,同时也构建出独特的互联网场景,吸引着人们进行场景消费,实现物理场景与互联网场景的虚实共生。(一)场景构建:数字时代下社会交往的连接目前而言,场景至少可分为物理场景以及互联网场景,郑二利指出物理场景主要是指生产意义的地点,如公共空间中的影院、艺术馆、茶馆等[1],加拿大学者丹尼尔·亚伦·西尔则认为物理场景是某个地点的美学意义[2]。第二种场景指互联网场景,即“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由智能技术塑造的、耦合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场景[3]。”在围炉煮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