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高职教育研究·产业视域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凌明胜1汪文娟2(1.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2.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江苏常州213022)【摘要】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能够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强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办学时间短,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不够,教学资源不够丰富,人才培养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师资水平不高,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与产业需求脱节,人才质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本研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现状,提出“职业情境、实践主导、融合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产业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产业是孕育职业的土壤,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在本质上是一体的。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定位,就是为产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的应用,形成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产业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普遍应用,应用层与社会各行业的关联日趋广泛,应用层企业需要大量能够结合特定使用场景,保障人工智能相关应用快速、高效地实现规模化产出,掌握稳定运行和基本维护知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分析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高层、中层和低层人才都有大量社会需求,且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如果将能够把人工智能理论模型技术化的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的社会需求设定为1,那么其上层进行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家的社会需求为0.01,人工智能产业实用人才的社会需求则为100,后者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1]。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现状高职院校承担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但原有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未跟上人工智能产业、行业改革发展的步伐。从专业设置看,高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于2019年新增,并于2020年开始招生,全国共有171所高职院校获批开设。2021年初,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将原“人工智能技术服务(610217)”变更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510209)”,全国385所高职院校成功申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目前,约400所院校开设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总体而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占全国高职院校总量的比例仍然较小,高职院校人工智能教育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人工智能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