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阐释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三重维度基于《伦敦笔记》的文本分析梅文韬摘要:在著名的《伦敦笔记》中,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从货币职能、级差地租、一般价值三重维度论证了劳动在价值生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将劳动价值论贯穿到货币所代表的一切财富源泉中,消弹了货币数量决定论与劳动价值论之间的矛盾;二是解决了地租与劳动价值论一致的难题,地租作为从属于资产阶级生产条件的封建所有权,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级差地租;三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与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两个不同的价值量,在流通和分配领域寻找价值余额是徒劳的。马克思的这些研究都集中地指向价值余额的源泉,为剩余价值的发现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关键词: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伦敦笔记》;政治经济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外学界《资本论》研究的最新进展”(项目编号:18ZDA016);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思想史视阅下的马克思《伦敦笔记》研究”中图分类号:F091.91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即MEGA²)的编辑出版,国际学术界对《资本论》理论生成史的认知有了更丰厚的文献支撑。在经历1848一1849年的中断后,马克思在伦敦重新启动政治经济学研究。①从1850年9月到1853年8月,马克思共写作了24本笔记,并把它们按罗马数字进行编号,此即著名的《伦敦笔记》。除了摘录原文和马克思添加的一些评注外,笔记中还有两份原稿,这些内容有助于弄清马克思当时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所达到的理论成熟程度。②《伦敦笔记》内容丰富,马克思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李嘉图学派的全面研究;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关系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对货币、信用和危机问题的研究。③也有研究者以价值问题为中心,将笔记的内容归纳为三组:将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前7本笔记归为第一组,它们包括货币和货币流通问题的一些经验材料;把《反思》詹·斯图亚特《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摘要和第7本笔记中的大卫·李嘉图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摘要的第二部分,归为第二组材料;第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23)08-0023-08三组材料是马克思对李嘉图之后的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著作摘要,特别是赛·贝利、托·德·昆西、托·罗·马尔萨斯、罗·托伦斯、约·格雷、皮·莱文斯顿、托·霍吉斯金以及其他人的著作摘要。①在《伦敦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