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Journalof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3年第3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堂重构张清涛(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399)摘要: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在此背景下的高职课堂需要和行业、企业、职业有更紧密的联系,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堂重构实施中,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分析重构的路径,以此构建完全不同于普通教育的高职课堂,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词:产教融合;工作过程;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2023)03-0035-04《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I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类型。”类型教育的定位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和发展方向。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就业,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职业教育强调操作技能和实践知识,以学生习得行动体系而不是学科体系的知识为主[2];职业教育紧密联系产业和企业,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办学特色。从总体上讲,跨界、整合、重构是职业教育的三大特征[3]。教育类型不同,落实到课堂教学,也应该有所差异。因此,结合职业教育自身属性,构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高职课堂,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传统课堂受制于教室的物理空间,着重于书本知识的理论讲授,关注于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与积累。重构高职课堂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架构模式,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各个环节进行课堂全过程的重新构建,实现从基于知识存储的仓库式课堂教学结构走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式课堂教学重构,从而适应职业教育课堂发展规律,使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对接工作岗位的需要,化解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4],最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一、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模块化重构教学内容模块化重构是指打破传统的教材内容编排,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使之形成和具体工作过程相匹配的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自成体系,相对独立,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性。(一)明确课程方向为满足产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必须和产业紧密联系,产教融合是教育界与产业界贯通衔接的重要桥梁。专业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