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大观ˉ美术研究ˉ054前言从1910年代后半期至1920年代,美国的东亚古董市场基本上以中国艺术品为主。而已经在美国东海岸建立稳定根基的山中商会分别于1915年2月和12月、1916年2月和12月、1917年1月举办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会,皆取得了巨大成功。此时的山中商会已经和约瑟夫·杜维恩(JosephDuveen,1869—1939)1兄弟公司,麦克唐纳·帕里斯·华特生(McDonaldParrishWatson,生卒年不详),还有活跃于巴黎的卢芹斋(英文名C.T.Loo,1880—1957)等一起,成了牵引“中国艺术品热”的美术商。因此1910年代至1920年代对山中商会来说,可谓是黄金时代,其中成功的标志就是其纽约店从1917年开始迁移到曼哈顿区最繁华的地段。一、公司重组在1910年代后半期,山中商会在公司组织结构扩大和新老世代交替中摇摆不定。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成为联名公司(日语“合名会社”,指由多个个人企业主组合而成的公司,成员负有直接的担保责任—译者注)的山中商会于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把当初开业的15万日元资金增加到30万日元,接着在1916年(大正五年),把1903年在粟田设立的京都分店升格为公司,设立了京都山中联名公司,并由山中松治郎担任总经理。1917年(大正六年),山中商会在北京开设了分店(图1~图2),纽约店则迁移到曼哈顿最繁华地段(图3~图6),但在该年年底,第一代山中吉郎兵卫(山中商会的创立者—译者注)去世,以他的离世为契机,山中一族就如何分担在各自领域的作用及在公司里所承担的责任进行磋商,由此引出了日本国内山中一族相关公司组织的重组。结果,在第二年即山中商会与洛克菲勒家族文ˉ(美)朽木百合子ˉ译ˉ范丽雅[内容摘要]山中商会创立于1910年,曾经是横跨欧美亚三大洲的古董大鳄,亦是20世纪初外国人开设于中国境内的最大古董商,其核心人物就是山中定次郎。本文运用笔者在日美两国公立与私立档案机构收集到的山中商会日本总公司及美国各分店职员与小约翰·洛克菲勒夫妇之间来往的书信和公司简报为第一手史料,并配以精美的珍贵图片,考察20世纪初期如佛教雕刻那样的中国艺术瑰宝如何流转到世界各地,最终流入大富豪宅邸的过程。目前这些中国艺术品除进入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外,绝大部分依然频现于各大拍卖行、古董店,甚至民间的各个角落。由此,本文将会为读者揭开山中商会艺术品交易的一个侧面。[关键词]山中商会美国富豪家族中国艺术品交易佛教雕像1918年,资金达200万元的株式会社山中商会成立,山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