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92期第1期2023年1月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ofGuangdongInstituteofSocialismNo.1,2023SerialNo.92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城镇化发展不断推进,失地农民群体大幅上升,失地农民的转型与就业成为较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社区教育学院作为区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门机构,肩负着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为此,本文以增城社区教育学院为例,阐述了社区教育学院针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失地农民群体,主动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需求,加强社区教育学院的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构建了“失地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的“社区教育模式”,强化失地农民人才培养,为区域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关键词:乡村振兴;失地农民转型;社区教育模式中图分类号:G7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949(2023)01-0109-04乡村振兴视域下失地农民转型的社区教育模式研究——以增城区社区教育学院为例李霞(广州市增城区社区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1300)收稿日期:2022-12-25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局教学成果培育重点项目《“一体两训,协同精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0123143)的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李霞,女,管理学硕士,高级经济师,增城区社区教育学院院长,研究方向:社区教育。“失地农民”转型就业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使命,如果“失地农民”不能及时转型就业,更多人没有田地耕种,农村剩余人口必然会急剧下降,农民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少,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也会增多,“三农”问题就会越发严峻,从而阻碍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进程。随着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战略的推进,“失地农民”群体转型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对“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转型问题进行研究,从“社区教育”的角度,探索“失地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的社区教育模式与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通过拓展“失地农民”转型就业的路径和策略,探寻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之路,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失地农民的一般特点与基本现状(一)失地农民一般特征失地农民这一称呼具有一定的时代意蕴,失地农民是由传统农民转变而来,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的土地被征收,导致“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丧失了对土地的使用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