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24325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243党建·思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唐彬格(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思政教育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持续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学院把握着思政教育质量水平与学习方向,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各所高校思政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置于主要课程地位,根本目的在于借助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加强大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其全面发展。然而,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多元价值取向与文化观念的冲击,同时囿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与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在参与思政教育活动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抵触与漠视等情绪,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展难度不断提升。所以,在党中央与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环境下,高校应持续强化思政理论学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革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质量,从而在实践中持续强化思政教育,加深大学生无产阶级信念与爱国情怀,让学生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均能够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知行合一落到实处。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价值(一)有助于促进学生明确积极观念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能够促使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三观。因为大学生还处在成长的黄金阶段,在该阶段是奠定基础、迅速发展与积累经验的重要阶段,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凭借其详细论述世界本源与物质以及意识思维存在等诸多关键问题的内在关系,能够帮助大学生以科学、真实与合理的方式客观认知世界,所以在树立三观过程中会提供有效帮助。诚然,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论述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这对大学生调节个体成长目标与方向具有重要影响[1]。马克思主义作为落实共产主义长效发展的关键理论体系,亦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高度统一的基础性理论内容,这恰恰是我国发展所提倡的,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在思政教育中了解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促进个体发展与国家发展充分融合。(二)有助于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能够转变学生固化思维模式,其问题解决能力。就大学阶段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