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4期(总第127期)No.4.2022General.No.127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MINNAN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方灿莹(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针对网络安全展开的教育课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教育形式、教育思想和教育课程内容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当前网络安全教育存在形式单一、认知不到位、内容不丰富、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标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网络安全公共教学体系、多元化教育课程以及多渠道榜样教育模式,结合学生学习特征和教育资源特征,打造个性化资源推荐架构,并从家庭、高校、社会等角度入手,全方位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教育环境。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114(2022)04-0154-06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在造福人们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种安全威胁问题[1]。近年来,随着网络覆盖程度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风险开始向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领域扩散蔓延。就目前来看,青少年学生无疑成为各年龄段网络使用人群中占比最大的群体,而高校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主体,其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网络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在高校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蒋燕玲从网络意识形态入手,根据当前信息网络化变革所引发的主要问题,设计出对应的教育路径[2]。即通过学生价值观念引导、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深入扩展教学内容等多项发展路径,推进网络安全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为高校内学生打造牢固的意识防线。但是,该策略缺点在于实施耗时较长。谢英香依托于三全育人理念,对现有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进行改革[3]。通过重新布局网络安全教育格局,加强学校内各部门协作管理,开设全员化、全程化教育策略,有效解决了所存在的教育参与程度低、教育内容不完善等问题。但是,该教育策略的主要问题是实施成本较高。周恒洋等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知识等为目标,提出多样化网络安全教育形式,从浅到深逐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课程[4]。但是,该教学策略研究有待继续深入,以期取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