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通信专利布局与发展现状分析*肖勤程广明(广东国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肇庆526238)摘要:分析了中国量子通信领域专利的申请量、申请趋势、申请人情况以及省市分布和细分技术领域分布,展示了中国量子通信领域专利分布的全貌。通过对专利权利要求数量的对比,给出了目前专利保护范围及专利质量的情况,提出了量子通信技术研发及专利布局的建议,并从专利角度分析量子通信产业化前景。关键词:量子通信;量子密钥分发;专利布局中图分类号:O413文献标志码:A引用格式:肖勤,程广明.中国量子通信专利布局与发展现状分析[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2,48(12):88-96.DOI:10.12267/j.issn.2096-5931.2022.12.0150引言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叠加态及纠缠效应,在经典通信辅助下,可以实现量子态信息传输或密钥分发,主要包括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安全直接通信、量子秘密共享和量子密集编码等[1]。量子通信安全性由量子原理来保证,在理论协议层面具有无法被窃听的信息论安全性保证。以量子密钥分发为代表的量子保密通信成为目前应用最成熟的技术之一,其最显著的优势是具备感知窃听的能力,即非法第三方对载体信息的量子态的窃听行为将不可避免留下痕迹,从而被合法通信方发现[2]。自1984年BB84协议诞生以来,许多量子保密通信理论方案相继被提出且得到验证,并向实用化发展,特别是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化建设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实现了长距离的稳定传输、多用户协商通信、机载量子纠缠密钥分发、天地一体化通信和洲际通信等。随着量子通信产业化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量子通信企业和相关高校比较关注的主题,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量子通信产业化应用的政策,量子通信企业逐渐成为量子通信专利申请和持有的主体,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也变得活跃。本文主要对中国国内量子通信的知识产权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知识产权布局提供了建议。1中国量子通信专利申请及公开状态1.1专利检索策略及范围本文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Incopat专利检索网站进行检索,结合相关文献调研,获取中国量子通信相关的专利数据。本文的专利数据检索式内容:TIAB=(量子通信ORQKDOR量子网络OR量子保密OR量子密码OR量子密钥OR量子编码OR量子安全OR量子加密OR量子卫星OR量子随机数OR量子交换机OR(单光子探测器AND量子)OR(量子态AND密码)OR·88·*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No.2018B030325002)量子中继OR(量子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