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AGT 0002 S-2021 蛋白粉.pdf
下载文档

ID:2672668

大小:656.64K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QAGT 0002 S-2021 蛋白粉 2021
安徽桂彤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Q/AGT Q/AGT 0002S2021 蛋白粉 2021-01-01 发布 2021-02-01 实施 安徽桂彤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服务平台备案号:34202100399S备案生效日期:2021年01月26日Q/AGT 0002S-2021 I 前 言 本标准所有内容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若与其相抵触时,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准。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参照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冲调谷物制品(GB 196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12763)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进行编写。本企业对本标准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技术合理性和实施后果负责。本标准由安徽桂彤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桂彤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香港。本标准于2021年01月01日首次发布。本标准有效期为3年。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Q/AGT 0002S-2021 1 蛋白粉 本标准规定了蛋白粉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召回。本标准适用于 3.1 定义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351 小麦 GB 1353 玉米 GB 188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钙 GB 1886.7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钾 GB 1886.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糖醇(又名 4-D 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GB 1886.17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D-甘露糖醇 GB 1886.1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 GB 1886.2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 GB1903.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镁 GB1903.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醋酸视黄酯(醋酸维生素A)GB 1903.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D-泛酸钠 GB1903.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钾 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 50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锡的测定 GB 5009.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 A、D、E 的测定 GB 5009.8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 GB 5009.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 B1的测定 GB 5009.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 B2的测定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Q/AGT 0002S-2021 2 GB 5009.8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GB 5009.8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GB 5009.9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铁的测定 GB 5009.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钙的测定 GB 5009.2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镁的测定 GB 5009.1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 B6的测定 GB 5009.1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 GB/T 5009.183 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 GB 5009.2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泛酸的测定 GB 5009.2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叶酸的测定 GB/T 5009.217 保健食品中维生素 B12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6781 食品添加剂 乳酸亚铁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8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锌 GB 88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胡萝卜素 GB/T 11766 小米 GB 1167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 GB/T 13356 黍米 GB 147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A GB 1475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B1(硫酸硫胺)GB 1475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B2(核黄素)GB 1475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B6(盐酸吡哆醇)GB 147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C(抗坏血酸)GB 147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E(dl-醋酸生育酚)GB 147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烟酸 GB 1475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 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52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淀粉糖 GB 155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叶酸 GB/T 18810 糙米 GB 196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冲调谷物制品 GB 203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 GB/T 20881 低聚异麦芽糖 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 GB/T 20884 麦芽糊精 GB/T 22491 大豆低聚糖 GB/T 22493 大豆蛋白粉 GB/T 22729 海洋鱼低聚肽粉 GB/T 23528 低聚果糖 GB 255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GB 255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氯化钾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Q/AGT 0002S-2021 3 GB 264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赤藓糖醇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830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 GB 283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胡萝卜素(发酵法)GB 2920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镁 GB 29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棕榈酸视黄酯(棕榈酸维生素 A)GB 2998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左旋肉碱的测定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 299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E(dl-生育酚)GB 3164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胶原蛋白肽 GB/T 35545 低聚木糖 GH/T 1063 棉子低聚糖 NY/T 832 黑米 NY/T 891 大麦 NY/T 892 燕麦 DB61/T504 红米 LS/T 3215 高粱 QB/T 4486 异麦芽酮糖醇 QB/T 4707 玉米低聚肽粉 QB/T 4791 植脂末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0 年市监总局令第 31 号)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蛋白粉。以谷物类(糯米、黑米、玉米、荞麦米、燕麦、黍米、小米、糙米、红米、高粱米、小麦、黑小麦、大麦、青稞、燕麦等)中的一种或以上品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粉、大豆蛋白粉、其他植物蛋白粉、乳清蛋白粉、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肽、玉米低聚肽粉、海洋鱼低聚肽粉中的一种或以上品种)、食品营养强化剂(碳酸钙、乳酸钙、乳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镁、硫酸镁、维生素 A、-胡萝卜素、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叶酸、泛酸、烟酸、维生素 C、维生素 D3、维生素 E、牛磺酸、左旋肉碱、酪蛋白磷酸肽中的一种或以上品种)、食用葡萄糖、白砂糖、麦芽糊精、糖醇类(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异麦芽酮糖醇、赤藓糖醇、D-甘露糖醇)、低聚糖类(低聚果糖、乳糖醇、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棉子低聚糖)、聚葡萄糖、植脂末中的一种或以上品种,经孰制和或粉碎或不粉碎、混合、干燥或不干燥、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直接冲调或冲调加热后食用的蛋白粉方便食品。其中蛋白粉总含量20%3 技术要求 3.1 原辅料要求 3.1.1 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Q/AGT 0002S-2021 4 3.1.2 谷物应符合 GB 2715 的规定。其中黑米应符合 NY/T 832 的规定。玉米应符合 GB 1353 的规定。黍米应符合 GB/T 13356 的标准。小米应符合 GB/T 11766 的规定。糙米应符合 GB/T 18810 的规定。红米应符合 DB61/T504 的规定。高粱米应符合 LS/T 3215 的规定。小麦应符合 GB 1351 的规定。大麦应符合 NY/T 891 的规定。燕麦应符合 NY/T 892 的规定。3.1.3 乳清蛋白粉:应符合 GB 11674 的规定。3.1.4 大豆分离蛋白粉:应符合 GB 20371 以及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或有关规定。3.1.5 大豆蛋白粉:应符合 GB/T 22493 的规定。3.1.6 麦芽糊精:应符合 GB 15203 和 GB/T 20884 的规定。3.1.7 山梨糖醇:应符合 GB 1886.187 的规定。3.1.8 植脂末:应符合 QB/T 4791 的规定。3.1.9 食品营养强化剂:碳酸钙应符合 GB 1886.214 的规定;乳酸亚铁应符合 GB 6781 的规定;葡萄糖酸锌应符合 GB 8820 的规定;维生素 A 应符合 GB 14750 的规定;维生素 B2应符合 GB 14752的规定;维生素 B6 应符合 GB 14753 的规定;维生素 C:应符合 GB 14754 的规定;维生素 D3 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或有关规定;维生素 E(dl-生育酚)应符合 GB 29942 的规定;维生素 E(dl-醋酸生育酚)应符合 GB 14756 的规定;牛磺酸应符合 GB 14759 的规定。3.1.10 所用原料均应符合 GB 2761、GB 2762、GB 2763、GB 29921 的规定,不得添加非食用物质。3.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色泽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 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的白色盘(瓷盘或同类容器)中,在自然光下检查有无异物。闻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冲调或冲调加热后品其滋味。滋味、气味 具有产品应有的滋味与气味,无异味 状态 无霉变,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冲调后呈黏稠状或固液混合状 3.3 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