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62T 2173-2012 庆阳市苜蓿草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72521

大小:181.15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62T 2173-2012 庆阳市苜蓿草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程 2173 2012 庆阳 苜蓿草 产品 原料 标准化 生产基地 建设 规程
ICS 65.020.20 B 35 备案号:33978-201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 DB32/T 2073-2012 吟红茶等级 Quality grading of Yin black tea 2012-05-08 发布 2012-08-08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2/T 2073-2012 前 言 为规范吟红茶等级的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参照了 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 茶叶、GB/T 13738.2-2008红茶 第 2 部分:工夫红茶的有关规定起草。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本标准由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江苏吟春碧芽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桂玲、王金和、徐刚、束霖平、杜希荣、朱忠定、陈芃。DB32/T 2073-2012 1 吟红茶等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吟红茶分等分级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吟红茶的分等分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07 茶 水溶解性灰分和水溶性灰分测定 GB/T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NY/T 787 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要求 3.1 鲜叶分级 吟红茶按原料机械组成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级别。原料采自中、小叶茶树良种,芽和叶匀称完整,无病虫害芽叶、空心芽。鲜叶分级见表1。表 1 鲜叶分级 级别 芽叶机械组成 一芽一叶初展 一芽一叶 一芽二叶 特级 80 20-一级 10 50 40 二级-20 80 3.2 感官特性 3.2.1 基本要求 DB32/T 2073-2012 2 成品茶无劣变、无异味、无杂质,不添加任何色素、香味物质。3.2.2 感官特性 感官特性见表2。表 2 感官指标 级别 外形 内质 条索 色泽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特级 紧细、金毫披露 乌润 鲜爽甜香 显红金圈 鲜醇 多芽红匀 一级 紧细、显金毫 乌润 甜香浓郁 红亮 浓醇 嫩红匀 二级 紧细、显锋苗 乌尚润 甜香尚浓 红尚亮 浓尚醇 尚红匀 3.2.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3。表 3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6.5 总灰分,7.5 水浸出物,36.0 碎末茶,6.0 粗纤维,14.0 3.3 净含量 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4 试验方法 4.1 感官特性 对照分级品质指标和实物标准样,在符合GB/T 18797规定的茶叶审评室内按NY/T 787、GB/T 14487规定执行。4.2 理化指标 4.2.1 水分 按GB/T 8304的规定进行。4.2.2 总灰分 按GB/T 8306的规定进行。4.2.3 水浸出物 按GB/T 8305的规定进行。4.2.4 粗纤维 按GB/T 8310的规定进行。DB32/T 2073-2012 3 4.2.5 碎末茶 按GB/T 8311的规定进行。4.3 净含量 按JJF 1070的规定进行。5 检验规则 5.1 组批 同一地点、同一生产周期内生产的相同等级的产品为一批。同批产品的品质规格和包装单位重量相同。5.2 抽样 产品按GB/T 8302规定取样。抽样基数不少于10,取样数量不少于1。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留存。5.3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应按本标准要求进行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内容为感官特性、水分、碎末茶、净含量。5.4 型式检验 5.4.1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要求时。5.4.2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全部技术要求,型式检验样品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5.5 判定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时,有劣变、有污染、有异味和卫生指标中一项不合格的均判为不合格产品,允许自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判该产品或该型式检验不合格。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 标志 茶叶包装表面应有清晰的标志,应注明厂名、厂址、品名、等级、净含量、生产日期、产品标准号、保质期、商标等,并按GB 7718规定。6.2 包装 包装材料必须干燥、牢固、无异味,符合SB/T 10035的规定。包装封口严密。6.3 运输 运输过程中不得接触有毒、有害、异味、不卫生物品,运输时防雨、防潮、防曝晒。6.4 贮存 置于茶叶专用库贮存,避光、防潮、密封单独贮存,贮存过程中经常检查茶叶包装,防止包装物破损。7 保质期 在本标准规定的贮存、运输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18个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