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贮藏保鲜技术规程2015-11-10发布2016-02-01实施ICS65.020.99B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47847-2016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731—2015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3/T731-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1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国际商会松茸分会、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科学研究所、云南茂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萍、桂明英、黄晓戈、王丽文、董娇、李洁实、邰丽梅。DB53/T731-20151松茸贮藏保鲜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松茸的采收、采后处理、产品分级包装、库房准备、入库、堆码、贮藏、出库和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松茸采收及采后冷藏保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9689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9829水果和蔬菜冷库中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GB11680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9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SB/T10158新鲜蔬菜包装与标识3采收3.1采收条件3.1.1采取人工采摘方式,选择早上或傍晚阴凉时采收,不宜在正午阳光强烈、气温高的时候及雨天采收。3.1.2不应采摘长度为5cm以下的幼茸(童茸)和菌盖大开伞的老熟茸及受病虫危害的虫伤茸。3.2采收工具宜使用小型木棍、竹棍等工具,不使用铁质工具;盛器宜使用底部衬垫柔软物质无污染的竹筐、竹篓或专用保鲜袋,不使用麻袋、编织袋及不透气塑料袋等容器,减少和避免机械损伤。3.3采收方法采收时,在离菌柄5cm~10cm的地方,用一只手将采收工具轻轻插入土中撬开松茸周围的土,另一只手轻轻握住菌柄,平稳一撬,取下松茸,保持松茸完整性;用竹片或竹签除去松茸上的泥土及其他杂质,并放回到采摘后留下的菌塘中,用腐殖土盖好,尽量不破坏地表和枯枝落叶层。3.4采收质量松茸外形完整、鳞片完好,新鲜、无虫伤、病害及其他损伤。DB53/T731-201524采后处理4.1降温松茸采收后5h内应快速将菌体温度降至5℃~10℃。4.2产地运输4.2.1采用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泡沫箱等包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