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51T 2451-2018 脱毒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30140

大小:368.98K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51T 2451-2018 脱毒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2451 2018 脱毒 马铃薯 原种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5.020.20 B 05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4512018 脱毒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2017-04-18 发布 2018-05-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1/T 24512018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原种生产技术.1 DB51/T 2451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和、成都市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顺林、袁继超、崔阔澍、卢学兰、蒋凡、唐铭霞、孔凡磊、梁衍玲。DB51/T 24512018 1 脱毒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的选地、选种、播种、施肥、灌水、防病虫、收获等生产管理操作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马铃薯良繁地区的原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 1783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NY/T 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原原种(G1 种薯)Pre-basic seed 用脱毒组培苗或试管薯在人工隔离(温室、网室等)条件下生产出的,质量符合GB 18133要求的、用于原种生产的种薯。3.2 原种(G2 种薯)basic seed 用原原种(G1种薯,微型薯)作种,在良好自然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质量符合GB 18133要求的种薯,用于生产第三代种薯(G3种薯,生产用种)。4 原种生产技术 4.1 选地与整地 4.1.1 选地 海拔1200m以上、周边500m内无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种植,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选择前茬未种过马铃薯或茄科作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DB51/T 24512018 2 4.1.2 整地 清除地里的残茬、杂草,翻耕土地。4.2 选种 选择2g以上,质量符合GB 18133标准的原原种。4.3 适时播种 4.3.1 播种时间 春季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8以上时即可播种。4.3.2 待芽播种 播种前未通过休眠的,在播前30天将种薯置于有散射光且通风避雨的场地摊晾催芽,或用一层湿润沙土一层种薯分层堆积催芽,或用10 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种10分种后捞起晾干、小堆存放催芽。4.3.3 播种方式 采用垄作沟播,按规定行距在垄上开5 cm8 cm深的播种沟,在沟心按设定株距摆放种薯,然后施肥、覆土。播后适墒覆盖地膜。4.4 合理密植 大垄双行种植,窄行40 cm,宽行60 cm,每穴播1粒。2 g5 g种薯株距10 cm17 cm,每亩播800012000粒,5 g10 g种薯株距13cm22cm,每亩播600010000粒,10g以上种薯株距17cm27cm,每亩播50008000粒。4.5 科学施肥 多施有机肥,重施基肥,氮磷钾配合,适时适量追肥。4.5.1 重施基肥 每667 m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 kg 2500 kg,尿素15 kg 20 kg、过磷酸钙40 kg 50 kg、硫酸钾15 kg 20 kg,或等有效量的复合(混)肥,复合肥质量应符合GB 15063要求。4.5.2 及时追肥 齐苗后每667m2用尿素5 kg7 kg,兑清粪水浇施,或结合灌溉施肥。现蕾开花后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每周一次,喷23次。4.6 田间管理 4.6.1 破膜引苗 苗长至2cm3cm,茎叶变绿后及时破膜引苗,引苗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上或傍晚。4.6.2 除草 在苗高10cm时除去田间杂草。4.6.3 抗旱排涝 DB51/T 24512018 3 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遇干旱应及时适量灌水,遇大雨及时清沟防涝。4.6.4 去杂去劣 现蕾到开花期,拔除田间的异形株、混杂植株,包括地下块茎。4.6.5 病虫防治 注意防治晚疫病、青枯病、黑胫病、疮痂病等病害,重点防治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虫害。病虫害防治参照 GB/T 8321.3、NY/T 2383 标准,晚疫病化学防治按照 NY/T 1783 标准执行。4.7 适时收获 植株成熟后割苗,待薯皮老化,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收挖时防止损伤。收获后晾干水气,按大小分级分装、贮藏。_ DB51/T 245120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