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种植加工综合标准第四部分:柠檬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2006-03-01发布2006-06-01实施DB53/T167.4—2006ICS67.020B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18977-2006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67.4—2006I前言本部分是DB53/T167.1~167.9-2006的第四部分。本部分由瑞丽市柠檬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本部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云南红瑞柠檬开发有限公司、德宏州教育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红瑞柠檬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庆华、王荣根、施洪、杨恩聪、高俊艳。DB53/T167.4—20061柠檬种植加工综合标准第四部分:柠檬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柠檬生产全过程中病、虫害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区范围内的柠檬育苗。2柠檬主要病害2.1溃疡病2.1.1危害危害新梢、叶片和果实,严重时落叶、落果、枯枝。其中莱檬更易感病。2.1.2发病条件高温、多雨时,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潜叶蛾等害虫危害使枝、叶、果发生伤口,可加重发病;苗期和幼龄树比老树易发病。2.1.3病源溃疡病是由野油菜黄单胞杆菌所致。2.1.4防治方法2.1.4.1严格检疫,防止外地引入苗木将病菌带入,发现带病苗立即挖除并销毁。2.1.4.2在每次抽梢时及幼果期喷施铜制剂2—3次。2.1.4.3做好夏、秋梢抽生时对潜叶蛾的防治。2.1.4.4易感病的品种与其它品种不能混栽。2.1.4.5冬季清园,集中烧毁带病枝条。3速衰病3.1危害叶片黄化呈斑驳状。植株矮化、枝梢、节间短,叶片扭曲,果小、僵硬,木质部有腺点和凹槽直至枯死3.2发病条件在田间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传播衰退病的蚜虫有桔蚜、棉蚜、桔二叉蚜等。其中以桔蚜的传播力最强。种子、汁液和土壤均不传病。3.3防治方法3.3.1严格检疫,防治外地引入苗木将病菌带入3.3.2选用枳、枳橙、红枳等耐病砧木,减轻病害。3.3.3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及时防治各种蚜虫。3.3.4建立无毒苗体系,集中提供优良种苗。4疮痂病4.1危害危害嫩叶、嫩枝、花萼、花瓣,特别是幼果,并引发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4.2发病条件DB53/T167.4—20062全年均有危害发生,雨季和雾季发病严重4.3病原疮痂病菌属半菌亚门痂圆孢属的柑桔疮圆孢菌。4.4防治方法4.4.1药剂防治:苗木、幼树以保芽、保梢为主,结果树以保幼果为主,在新梢张至1cm—2cm及谢化2/3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大生M45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药剂。4.4.2冬季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