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22T 3120-2020 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针阱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pdf
下载文档

ID:2629593

大小:633.44K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22T 3120-2020 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针阱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3120 2020 硝基苯 化合物 测定 针阱微 萃取 色谱
ICS 13.060.50 Z 16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1202020 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针阱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nitroaromaticsNeedle trap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2020-05-28 发布 2020-06-15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120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和 GB/T 20001.42015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吉研科技(长春)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松、吕春欣、蒋惠忠、王刚。DB22/T 31202020 1 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针阱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针阱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对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2,4-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氯苯、2,4,6-三硝基甲苯。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当取样量为 1.0 mL 时,方法检出限为 0.08 g/L0.24 g/L,测定下限为 0.32 g/L0.97 g/L。硝基苯类化合物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见表 1。表1 方法检出限及测定下限 单位:微克每升 化合物名称 检出限 测定下限 硝基苯 0.15 0.60 对硝基甲苯 0.08 0.32 对硝基氯苯 0.08 0.32 2,4-二硝基甲苯 0.13 0.52 2,4-二硝基氯苯 0.14 0.56 2,4,6-三硝基甲苯 0.24 0.97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针阱微萃取 needle trap microextraction 将固体吸附剂填充固定于不锈钢管内,制成针状萃取阱,当样品通过针阱时,目标待测物被针阱萃取富集。4 原理 用针阱内固相吸附剂吸附萃取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热解吸并测定。5 试剂和材料 DB22/T 31202020 2 5.1 空白试剂水:符合 GB/T 6682 规定的二级水。5.2 甲醇(CH3OH):色谱纯。5.3 浓硫酸(H2SO4):=1.84 g/mL。5.4 硫代硫酸钠(Na2S2O3)。5.5 硝基苯类化合物标准溶液:=0.10 mg/mL,于 4 密闭避光保存,市售有证标准物质。含硝基苯、对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2,4-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氯苯、2,4,6-三硝基甲苯。5.6 氮气,纯度 99.99%(体积分数)。6 仪器和设备 6.1 针阱微萃取器:不锈钢针头,外径 70 mm0.74 mm,圆锥形针尖,带侧孔,内置吸附剂床层高度30 mm(TenaxCarboxen 组合),见图 1。图1 针阱微萃取器简图 6.2 气相色谱仪:带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具电子捕获检测器。6.3 色谱柱: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内径)0.25 m(膜厚),固定相为 5%二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或其他等效色谱柱。6.4 注射器:1 mL。6.5 微量注射器:10 L、25 L、100 L。6.6 采样瓶:40 mL 或 20 mL 具螺纹盖棕色玻璃瓶。6.7 尼龙 66(有机系)滤头,0.45 m。7 样品 7.1 采样瓶采样与保存 采集 40 mL 样品于采样瓶(6.6)中,避免使用塑料管采样,将水样缓缓盛入瓶内并装满,装样品过程中,瓶内气泡不得上下翻滚。样品采集后立即加入浓硫酸溶液(5.3),调节 pH 3,4 冷藏保存,7 d 内完成分析。如水样中有余氯,加入4 mg 硫代硫酸钠(5.4)。DB22/T 31202020 3 7.2 针阱微萃取器采样与保存 用医用 1.0 mL注射器(6.4)准确抽取1.0 mL 样品(如样品中有肉眼可见悬浮颗粒,需过 0.45 m有机滤头(6.7)),将针阱微萃取器与注射器紧密连接,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样品通过针阱微萃取器从针尖侧孔流出,样品流速每滴 3 s,然后封堵针阱微萃取器两端,4 冷藏保存,1 d 内完成分析。8 分析步骤 8.1 气相色谱参考条件 8.1.1 进样口温度:270。8.1.2 进样方式:脉冲不分流。8.1.3 色谱柱温度:初始 60,保持 2 min,以 10/min 升至 250,保持 10 min。8.1.4 载气流速:25 ml/min,恒流模式,柱流量 1.0 ml/min。8.1.5 检测器温度:300。8.2 校准 8.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分别向 5 个装满 40 mL空白试剂水(5.1)的样品瓶中,定量加入硝基苯类化合物标准溶液(5.5),配制成浓度分别为 0.25 g/L,1.0 g/L,2.5 g/L,10.0 g/L,25.0 g/L 的标准系列。8.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 1.0 mL注射器(6.4)分别准确抽取 1.0 mL 标准系列样品(8.2.1),将微萃取针阱与注射器紧密连接,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样品通过针阱微萃取并从针尖流出,样品流速控制在每滴 3 s;用低流速氮气吹扫脱除针阱微萃取内残留微量水份,封堵针座端,即刻插入色谱进样口进样热解吸,待 3 min后,拔出针阱。根据各组分质量浓度和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8.2.3 标准色谱图 标准色谱图见附录 A。8.3 样品测定 实际样品的测定按 8.2.2 步骤进行。在分析样品的同时,应做空白试验,即用空白试剂水(5.1)代替水样,按与样品测定相同的步骤进行。9 结果计算和表示 9.1 定性分析 样品分析前,应建立保留时间窗口 t3S。t 为初次校准时各浓度级别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的平均值,S 为初次校准时各标准物质保留时间的标准偏差。当样品分析时,目标化合物保留时间应在保留时间窗口内。9.2 定量分析 采用外标法定量。由校准曲线计算即得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 g/L。DB22/T 31202020 4 9.3 结果表示 当样品含量小于 1.00 g/L 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二位;当样品含量大于或等于 1.00 g/L 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0 精密度和准确度 10.1 精密度 10.1.1 重复性条件下,当浓度为 0.25 g/L 时,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 25.2%;当浓度为 1.0 g/L 时,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 19.9%。10.1.2 再现性条件下,当浓度为 0.25 g/L 时,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 18.4%;当浓度为 1.0 g/L 时,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 26.3%。10.1.3 不同硝基苯类化合物的精密度结果应符合表 B.1。10.2 准确度 不同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准确度结果应符合表 B.2。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1 初始校准 校准曲线至少需 5 个浓度系列,目标化合物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20%,相关系数0.995。11.2 连续校准 每 24 h 或每测定 20 个样品,分析 1 次校准曲线中间浓度点,其测定结果与实际浓度值相对偏差应 20%。11.3 样品质控 11.3.1 采用有证标准样品对分析结果准确性进行质量控制。11.3.2 每分析一批样品至少有一个试剂空白和空白加标。空白加标中目标化合物回收率在 70%130%之间。11.3.3 每分析一批样品应有不少于 5%平行样,平行样品相对偏差应20%。11.3.4 每分析一批样品应有样品加标,加标频次不少于样品量的 5%,目标化合物回收率应在 70%130%以内。DB22/T 31202020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标准色谱图 标准色谱图见图 A.1。说明:1硝基苯;2对硝基甲苯;3对硝基氯苯;42,4-二硝基甲苯;52,4-二硝基氯苯;62,4,6-三硝基甲苯。图A.1 针阱微萃取水中 6 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图 DB22/T 31202020 6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方法精密度汇总见表 B.1。表B.1 方法精密度汇总表 序号 目标化合物 测定浓度值(g/L)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0.25 5.9412.86 16.0 1 硝基苯 1.0 3.2511.15 7.3 0.25 2.7711.72 11.7 2 对硝基甲苯 1.0 1.0612.0 7.3 0.25 2.5711.34 10.6 3 对硝基氯苯 1.0 0.779.0 8.5 0.25 2.4818.0 9.9 4 2,4-二硝基甲苯 1.0 6.2816.35 26.3 0.25 2.4018.67 12.8 5 2,4-二硝基氯苯 1.0 7.7719.90 17.6 0.25 12.1220.19 18.4 6 2,4,6-三硝基甲苯 1.0 9.6918.25 21.9 DB22/T 31202020 7 方法准确度汇总见表 B.2。表B.2 方法准确度汇总表 序号 目标化合物 样品类型 样品浓度(g/L)加标浓度(g/L)加标回收率范围(%)加标回收率P(%)加标回收率最终值(%)p2Sp 0.25 83119 99 9924 1 硝基苯 空白试剂水 ND 1.0 102107 105 1054 0.25 83112 97 9723 2 对硝基甲苯 空白试剂水 ND 1.0 103116 108 10811 0.25 83110 99 9920 3 对硝基氯苯 空白试剂水 ND 1.0 102117 109 10913 0.25 85112 96 9620 4 2,4-二硝基甲苯 空白试剂水 ND 1.0 100126 108 10819 0.25 85117 102 10225 5 2,4-二硝基氯苯 空白试剂水 ND 1.0 98121 110 11018 0.25 88138 106 10640 6 2,4,6-三硝基甲苯 空白试剂水 ND 1.0 99125 112 11221 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