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13T 573-2016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28099

大小:472.24K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13T 573-2016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 573 2016 公害 草菇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732016 代替 DB13/T 573-2004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6-05-23 发布 2016-07-0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573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13/T 573-2004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13/T 573-2004的主要差异是:增加了栽培基质涵盖内容,在原标准基础上,增加了4.3水和覆土也是栽培的基本原料;菌种质量标准由感官描述修改为“应符合GB/T 23599的规定”;明确了菌种保存温度及栽培种适宜菌龄;补充了目前生产中常用玉米芯做主料的配方;增加了以玉米芯做主料的培养料处理;增加了草菇虫害防治措施;增加了清棚及菌糠处理。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通占元、郝素芳、李冬梅、高云凤、杨硕、陈学湛、朱哲江、杨艳华、许伟。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13/T 573-2004。DB13/T 5732016 1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草菇的产地环境、栽培基质(即培养料)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无公害草菇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599 草菇菌种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DB13/T 2277 食用菌栽培原料质量要求 3 产地环境 无公害草菇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4 栽培基质 应符合NY 5099、DB/T 2277的规定。4.1 主料 草菇栽培主料:稻草、麦秸、玉米芯、棉籽皮、菌糠、废棉及其它农作物秸秆。具体选用主料时应选择无公害农作物秸秆,并考虑道路两侧尾气排放或污水灌溉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影响,避免或减少使用道路两侧或污水污染的秸秆、玉米芯等。4.2 辅料 草菇栽培辅料:麸皮、玉米面、尿素、有机肥、禽畜粪肥等。具体选用时应考虑牛粪和鸡粪等粪肥重金属是否超标,禁止使用重金属、兽药含量超标的禽畜粪肥。4.3 水和覆土 水和覆土也是栽培的基本原料,其质量应符合NY 5099、DB/T 2277的规定。5 栽培技术管理 5.1 栽培季节 DB13/T 5732016 2 草菇属于高温草腐型食用菌,适合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菌丝生长温度为2040,最适温度3035,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438,最适温度2830。气温稳定在25以上,昼夜温差变化较小时进行栽培,有些低温品种,可在23以上时栽培。我省大部分地区适宜栽培时间为68月,各地可根据当地气温条件安排生产。5.2 栽培设施 主要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阳畦等。5.3 菌种 5.3.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栽培品种:大粒种适合于干制、鲜食及盐渍加工;中粒和小粒种适合于盐渍加工和鲜食。5.3.2 菌种质量 应符合GB/T 23599的规定。5.3.3 菌种保存 母种、原种应在1012温度范围内保存,每23个月提纯复壮一次;栽培种适宜菌龄7d18d,超过20d产量明显下降。5.4 栽培工艺流程 培养料配制培养料处理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清棚及菌糠处理 5.5 培养料配制 根据主、辅料情况,培养料配制可选择以下配方:a)配方一:玉米芯 67%(需石灰水预处理)、干鸡粪 30%、棉饼 2%、磷酸二铵 1%,料水比为 1:1.31.4;b)配方二:稻草 69%、干牛粪 15%、麸皮 10%,另加石灰 3%5%、石膏 1%、磷酸二氢钾 0.30.5%,料水比为 1:1.31.4;c)配方三:棉籽皮 81%、干牛粪 10%、麸皮 3%,另加石灰 3%5%、石膏 1%、磷酸二氢钾 0.30.5%,料水比为 1:1.31.4;d)配方四:麦秸 20%、废棉 69%、麸皮 5%,另加石灰 3%5%、石膏 1%、磷酸二氢钾 0.30.5%,料水比为 1:1.31.4;e)配方五:麦秸 20%、平菇菌糠 66%、麸皮 8%,另加石灰 3%5%、石膏 1%、磷酸二氢钾 0.30.5%,料水比为 1:1.31.4。5.6 培养料处理 主料使用前曝晒1d2d。用玉米芯做主料的,玉米芯不粉碎,石灰水处理后拌料接种。其他原料做主料的,秸秆要切成10cm左右的段并碾压。秸秆棉籽壳做主料的需要培养料发酵入棚巴氏消毒。5.6.1 玉米芯做主料的播前处理 5.6.1.1 玉米芯浸泡 DB13/T 5732016 3 选用整个玉米芯,不粉碎,用30%的石灰水浸透7d10d(白玉米芯7d,红玉米芯10d左右),结束后直接进棚。5.6.1.2 鸡粪高温灭菌 干鸡粪预湿后装入编织袋,采用常压灭菌保持1005h6h。5.6.1.3 原料入棚 灭菌后的鸡粪撒于地面,翻入土中,耕翻深度5cm8cm,喷洒杀虫剂(种类按NY 5099中相应部分执行)浇大水一次。棚内地面不粘脚时,将浸泡后的玉米芯入棚铺料厚度20cm25cm。铺料结束后,将所需磷酸二铵溶于水中均匀喷洒于料面。5.6.2 其他原料为主料的播前处理 5.6.2.1 主料处理 棉籽壳、废棉、菌糠等使用石灰水浸泡4h6h,麦秸等吸水性较差的原料浸泡8h10h。5.6.2.2 发酵 按照配方拌料,堆积发酵,堆高1m,宽1.4m,长度不限,加遮盖物。当料中心温度在60以上时,保持24h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待料温上升到60时再保持24h,发酵结束。5.6.2.3 入棚 培养料入棚时检查料的pH值和含水量,用5%的石灰水进行调整,pH值为910,含水量65%左右。5.6.2.4 巴氏消毒 料进棚后,将栽培场地封闭,利用蒸汽或明火炉加热将料内温度提高到6062,并保持10h12h后,停止加热,待温度降到42时,打开通风口,排除废气。5.7 播种 5.7.1 草菇一般采用撒播或撒播与穴播相结合的播种方式。播种量为料干重的 10%15%。采用撒播方式的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的表面;采用撒播与穴播相结合的方式,应先穴播后撒播,即:每间隔 12cm15cm 打一洞,洞深为料厚的 2/3,放入菌种,穴播用种量为总菌种量的 2/3,余下 1/3 撒播。播种前将手、容器和工具及菌种外面用 0.1%高锰酸钾或 75%的酒精擦拭消毒。5.7.2 播种完毕后,用木板轻轻压实,使菌种与料面紧密结合。采用发酵料栽培的,覆上 1cm2cm腐质土后盖上地膜;采用玉米芯料的,播种后立即覆盖地膜,菌种萌发后覆棚内掺有鸡粪的肥土 1cm2cm,第二天短时揭膜放风。5.8 菌丝体生长管理 5.8.1 播种后 1d2d,发现有污染的,要及时处理。没有萌发的及时补种。5.8.2 温度 控制发菌温度在33左右,一般不低于15或高于42。5.8.3 湿度 DB13/T 5732016 4 草菇在菌丝体生长阶段,控制菇棚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5.8.4 通风 根据菌丝生长速度确定通风次数和时间,保持菇棚空气新鲜。5.8.5 光线 保持菇棚黑暗或弱光状态,避免阳光直射料面。5.9 子实体生长管理 在适宜的条件下,一般经过7d8d的菌丝体生长阶段,进入出菇期。5.9.1 催菇 播种后6d7d,菌丝爬出料面后,可在料面上覆土3cm5cm,覆土含水量在65%70%。视培养料含水情况,喷一次pH89的石灰水,喷水量以栽培料面无积水为宜。同时,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加强通风换气,并通过料面扎孔的方式(掌握每平方米均匀打孔67个,打孔直径2cm3cm)促进料面下菌丝的正常生长。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经过2d3d,即可出现菇蕾。5.9.2 温度 棚温控制在3035;料温不低于24,不高于40,最适温度为2830。5.9.3 湿度 保持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培养料的湿度保持在70%左右,补充水分时,应喷浇3035的水,喷水时避开菇体。采一潮菇后,补喷pH89的石灰水。5.9.4 通风 根据温度及湿度控制通风次数及时间,可采取多次短时间通风的方式。5.9.5 光线 出菇期需一定的散射光。5.9.6 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或大棚可采取“两网一灯一板一缓冲”防控技术模式,即在棚内设置防虫网、遮阳网、灭蝇灯、粘虫板和缓冲间防治虫害。菇棚通风口及入口加40目以上的防虫网。菇棚内悬挂粘虫板、悬挂灭蝇灯,以诱杀菇棚内菇蝇、菇蚊等害虫成虫。5.10 采收 5.10.1 采收标准 草菇外菌被尚未破裂,触摸子实体中间没有空腔,菇体饱满时采收。5.10.2 采收方法 采收时,一手按住菇体周围的培养料,另一手握住菇体左右旋转,轻轻采下,不要用力猛拔。用不锈钢刀削去基部的草屑和泥土。DB13/T 5732016 5 6 清棚及菌糠处理 出菇结束后,及时清除菌糠,晾晒菇棚。废菌糠可直接做有机肥还田,也可处理后做蔬菜育苗或栽培基质。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