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1.220B41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539-2002副结核病诊断技术Diagnostictechniquesforparatuberculosis2002一08一27发布2002门2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v/T539-2002前言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lohne'sdisease)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aparatuberculosis)引起的以反当动物为主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以持续性腹泻和慢性消瘦为特征。该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国,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OrganizationforAnimalHealth(英),OfficeIntentionaldesEpizootic(法),OIE〕将其划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划为I类传染病。副结核病潜伏期长,有的终生感染而不表现出临床症状。至目前为止,尚无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防治该病的主要方法是监测、隔离和淘汰病畜。目前该病的检疫方法有细菌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后者主要是包括皮内变态反应、琼脂扩散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补体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本标准提出的补体结合反应、皮内变态反应和ELISA方法与OIE推荐的可选择方法基本一致。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兽医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何昭阳、吴玉环、顾万钧、钱爱东。NY/T539-2002副结核病诊断技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副结核病的诊断技术。本标准的细菌学检查、皮内变态反应、补体结合反应适用于牛、羊、鹿等动物的副结核病诊断;ELISA检疫方法适用于牛的副结核病诊断。2细菌学检查2.,材料准备。.5%氢氧化钠液、水浴糟、离心机等。抗酸染色法试剂:配制及染色方法见附录A,2.2操作方法取待检粪样(尽可能取带有粘液或血丝的粪便)15g-20g,加约3倍量的0.500氢氧化钠液,混匀,55'C水浴乳化30min,以4层沙布过滤,取滤液1000r/min离心5min,去沉渣后,再以3000r/min4000r/min离心30min,去上清,用沉淀涂片。也可以直肠刮取物、病变肠段粘膜直接涂片。火焰固定,抗酸染色(见附录A)后镜检。2.3结果判定发现在细胞内有被染成红色、成丛排列的短杆菌即为细菌检查阳性(+),否则判为细菌检查阴性(一)。3皮内变态反应试验3.1材料准备3.1.1器材游标卡尺、灭菌的1mL注射器及针头、了5%酒精棉、记录本等。3.1.2变应原副结核分枝杆菌提纯蛋白衍生物(副结核PPD)或禽分枝杆菌提纯蛋白衍生物(禽结核PPD),3.2操作方法3.2.1将被检动物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