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Jun.2023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第40卷第3期Vol.40No.3doi:10.3969/j.issn.1672-0598.2023.03.016∗收稿日期:2022-07-28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NDYB167)“抗战时期迁渝剧团戏剧活动资料整理研究”;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K22YG208169)“重庆市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作者简介:康建兵(1981—),男,四川泸州人;博士,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与影视批评研究。本文引用格式:康建兵.“三大戏剧体系”的缘起、衍变及其争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3):165-171.“三大戏剧体系”的缘起、衍变及其争论∗康建兵(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400067)摘要:“三大戏剧体系”说源自1962年黄佐临的《漫谈“戏剧观”》中提出的“三种戏剧观”,此后孙惠柱先后提出过两个版本的“三大戏剧体系”,当前又逐步转向聚焦梅兰芳体系,引申出对京剧艺术表演体系、古典戏曲表演美学、戏曲表演体系等的讨论。理清“三大戏剧体系”的缘起、衍变及其论争,有助于深化对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梅兰芳与中国戏曲美学关系等问题的理解。关键词:“三大戏剧体系”;黄佐临;孙惠柱;梅兰芳体系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98(2023)03-0165-07“三大戏剧体系”的初步提法始于黄佐临先生1962年发表的《漫谈“戏剧观”》一文。1982年孙惠柱教授正式提出“三大戏剧体系”说。20世纪90年代戏剧界围绕“三大戏剧体系”展开过争鸣。21世纪以来,“三大戏剧体系”论争已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阿尔托的比较研究,逐步转向更加关注“梅兰芳表演体系”等问题,由此引发对京剧艺术表演体系、古典戏曲表演美学、戏曲表演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论。“三大戏剧体系”从最初的构想、衍变再到聚焦梅兰芳,既是体系说论争的必然发展,也体现出戏剧人构建以梅兰芳戏剧体系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戏剧体系的不懈努力。在新时代语境中,系统梳理60年来“三大戏剧体系”的缘起、衍变及其论争情形,有助于深化对古典戏曲与现代戏剧、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梅兰芳与中国戏曲美学等问题的理解。一、“三大戏剧体系”的缘起及辨析所谓“三大戏剧体系”,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布莱希特戏剧体系以及梅兰芳戏剧体系,也56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卷有人简称为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和梅兰芳体系。还有人在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