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B50288-19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pdf
下载文档

ID:2587388

大小:8.16MB

页数:12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GB50288-19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 1999 灌溉 排水工程 设计规范
建标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发布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年月日北京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的通知建标号根据国家计委 关于印发一九九年度部分计划 草案 的通知计综合号 附件二的要求 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 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编号为自年月日起施行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九年三月二日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前言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号文下达的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后更名为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 在水利部领导下 由水利部科学技术司 农村水利司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 编制组自年月开始工作年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年月完成送审稿 并于年月召开审查会议 通过了审查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分总则 工程等级划分 设计标准 总体设计 蓄水 引水和提水工程 灌溉输配水系统 排水系统田间工程 灌排建筑物 喷灌和微灌系统 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 共章节条和个附录 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 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 既包括了水源工程 输配水渠道 排水沟和畦灌 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 也包含了渠道防渗 管道输水和喷灌 微灌节水等新技术 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 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 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在使用过程中 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 并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管理组 地址 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 邮编本规范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 编 单 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参 编 单 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西北农业大学陕西省水利厅主要起草人余开德窦以松司志明陈登毅高启仁茆智瞿兴业袁可法丁夫庆朱凤书魏永曜黄林泉董冠群朱树人刘清奎林世皋李占柱廖永诚王兰桂仲伯俊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目次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 计 标 准灌 溉 标 准排 水 标 准防 洪 标 准灌排水质标准总 体 设 计一 般 规 定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总 体 布 置环境影响评价和经济评价蓄水 引水和提水工程蓄 水 工 程引 水 工 程沉沙池泵站机井灌溉输配水系统灌溉渠道系统渠道防渗衬砌灌溉管道系统排 水 系 统明沟排水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暗管排水系统田 间 工 程典 型 设 计灌水沟畦与格田田间渠道与排水沟田间道路与林带灌排建筑物一 般 规 定水闸渡槽倒虹吸涵洞隧洞跌水与陡坡量 水 设 施喷灌和微灌系统一 般 规 定喷 灌 系 统微 灌 系 统环境监测与保护环 境 监 测灌溉水源保护工程环境保护附属工程设施附录用彭曼法计算作物需水量附录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确定作物生育期灌溉制度附录排涝模数计算附录泥沙沉降速度附录渠 床 糙 率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附录渠道允许不冲流速附录黄河流域浑水渠道水流挟沙能力计算附录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的计算方法附录渠道防渗衬砌结构适用条件附录末级固定排水沟和吸水管间距计算附录地下水排水强度计算附录渡槽水力计算附录倒虹吸水力计算附录涵洞 或隧洞 水力计算附录单级跌水和单级等底宽陡坡水力计算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总则为统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要求 提高工程设计质量 保证工程安全 节水节地 降低能耗 保护水环境 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扩建和改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根据流域水利规划和区域水土资源平衡的要求 全面搜集分析所需资料 进行必要的勘察 观测和实验 积极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做到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 经济实用 方便管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等级划分蓄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总蓄水容积的大小 按表确定表蓄水枢纽工程分等指标工程等别规模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小型总蓄水容积引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引水流量的大小 按表确定表引水枢纽工程分等指标工程等别规模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小型引水流量提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单站装机流量或单站装机功率的大小 按表确定当提水枢纽工程按单站装机流量和单机装机功率分属两个不同工程等别时 应按其中较高的等别确定表提水枢纽工程分等指标工程等别规模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小型单站装机流量单站装机功率注装机 系指包括备用机组在内的全部机组蓄水 引水和提水枢纽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级别 应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所属枢纽工程的等别与建筑物重要性 按表确定表水工建筑物级别划分工程等别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临时性建筑物级别灌溉渠道或排水沟的级别应根据灌溉或排水流量的大小按表确定对灌排结合的渠道工程 当按灌溉和排水流量分属两个不同工程级别时 应按其中较高的级别确定表灌排渠沟工程分级指标工程级别灌溉流量引水流量水闸 渡槽 倒吸虹 涵洞 隧洞 跌水与陡坡等灌排建筑物的级别 应根据过水流量的大小 按表确定表灌排建筑物分级指标工程级别过水流量在防洪堤上修建的引水 提水工程及其它灌排建筑物 或在挡潮堤上修建的排水工程 其级别不得低于防洪堤或挡潮堤的级别倒虹吸 涵洞等灌排建筑物与公路或铁路交叉布置时 其级别不得低于公路或铁路的级别蓄水 引水和提水枢纽工程中位置特别重要 失事后将造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成重大灾害 或采用新型结构 实践经验较少的级主要建筑物级的高填方灌排渠沟 大跨度或高排架渡槽 高水头或大落差水闸 倒虹吸 涵洞等灌排建筑物 其级别经论证后均可提高一级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设 计 标 准灌 溉 标 准设计灌溉工程时应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南方小型水稻灌区的灌溉工程也可按抗旱天数进行设计灌溉设计保证率可根据水文气象 水土资源 作物组成 灌区规模 灌水方法及经济效益等因素 按照表确定表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水方法地区作物种类灌溉设计保证率地面灌溉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紧缺地区以旱作为主以水稻为主半干旱 半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不稳定地区以旱作为主以水稻为主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丰富地区以旱作为主以水稻为主喷灌 微灌各类地区各类作物注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 宜选用表中较大值 作物经济价值不高的地区可选用表中较小值引洪淤灌系统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可取灌溉设计保证率可采用经验频率法按公式计算计算系列年数不宜少于式中灌溉设计保证率按设计灌溉用水量供水的年数计算总年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以抗旱天数为标准设计灌溉工程时 单季稻灌区可用双季稻灌区可用经济较发达地区 可按上述标准提高作物灌溉制度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万亩以上灌区应采用时历年法确定历年各种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 根据灌溉定额的频率分析选出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 以其中灌水分配过程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 以该年的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度 时历年系列不宜少于灌区的降水土壤 水文地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 应分区确定灌溉制度万亩及万亩以下灌区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时 可根据降水的频率分析选出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 拟定其灌溉制度 以其中灌水分配过程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 以该年的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度作物灌溉制度应经观测试验 灌溉经验及灌区水量平衡分析计算相互检验确定用水量平衡法确定灌溉制度 必须首先确定作物需水量其数值可直接取用当地或自然地理条件类似的邻近地区灌溉试验站的观测成果 或从已鉴定过的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中选定若上述观测结果或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 宜采用彭曼法 见附录计算确定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 宜采用公式和计算播前和生育期两部分灌溉定额生育期内灌水次数 灌水时间及灌水定额 可通过逐旬或逐候水量平衡演算确定 见附录播前灌水时间可根据当地耕作经验确定式中播前灌水定额生育期灌溉定额深度内的土壤平均容重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根据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深度确定深度内土壤田间持水率 占干土重深度内播前土壤平均含水率 占干土重作物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生育期内地下水补给量可取自当地或条件类似地区观测试验资料播前深度土层中的原始储水量无播前灌水时 其值为有播前灌水时 其值为作物收割时深度土层中的储水量其值为作物收割时深度内土壤平均含水率 占干土重的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水稻灌溉制度 宜采用公式和计算秧田 泡田和生育期灌溉定额生育期内灌水次数 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 应根据水稻丰产 节水灌溉方式 通过逐时段水量平衡演算拟定 见附录十式中折算为本田面积的秧田灌溉定额泡田定额生育期灌溉定额秧田面积与本田面积比值 可根据当地实际经验确定 一般为秧田深度内土壤平均容重秧田犁底层深度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深度内土壤饱和含水率 占干土重深度内播种时土壤实际含水率 占干土重秧田日平均需水量秧田日平均渗漏量秧龄期天数秧龄期秧田有效降雨量稻田深度内土壤平均容重稻田犁底层深度深度内土壤饱和含水率 占干土重深度内泡田开始时土壤实际含水率 占干土重插秧时田面所需水层深度泡田期日平均水面蒸发量泡田期日平均渗漏量泡田期天数泡田期有效降雨量插秧至成熟落干的水稻需水量同期稻田适宜渗漏量同期有效降雨利用量其值为降雨量与排水量之差插秧时稻田水深收割时田面水深改良盐碱土或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地区 拟定作物灌溉制度时应考虑冲洗定额 缺水地区拟定作物灌溉制度时宜考虑进行非充分灌溉灌区净灌溉用水量与毛灌溉用水量可分别采用公式和计算 净流量与毛流量可分别采用公式和计算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式中某时段灌区净灌溉用水量灌区灌溉面积灌区净综合灌水定额灌区内该时段灌溉作物种类数第种作物的种植比 其值为第种作物的灌溉面积与灌区灌溉面积之比第种作物在该时段的灌水定额某时段灌区毛灌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某时段灌区净灌溉流量灌水率某时段灌区毛灌溉流量设计灌水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应按公式确定各种作物播前灌水及生育期内各次灌水的灌水率 并应根据每次灌水延续时间 绘制各种作物的灌水率过程线 将同时期各种作物灌水率相加 绘成全灌区年度初步灌水率图式中第种作物第次灌水的灌水率第种作物第次灌水的灌水定额第种作物第次灌水的灌水延续时间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作物灌水延续时间应根据当地作物品种 灌水条件 灌区规模与水源条件以及前茬作物收割期等因素确定万亩以上灌区主要作物可按表选用 万亩及万亩以下灌区可按表列数值适当减小表万亩以上灌区作物灌水延续时间作物播前生 育 期水稻泡田冬小麦棉花玉米对初步灌水率图进行修正 应使修正后的灌水率图符合下列要求应与水源供水条件相适应全年各次灌水率大小应比较均匀 以累积以上的最大灌水率为设计灌水率 短期的峰值不应大于设计灌水率的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设计灌水率的宜避免经常停水 特别应避免小于的短期停水提前或推迟灌水日期不得超过若同一种作物连续两次灌水均需变动灌水日期 不应一次提前 一次推后延长或缩短灌水时间与原定时间相差不应超过灌水定额的调整值不应超过原定额的同一种作物不应连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