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思政元素的数控编程课程微课设计与制作张南洋,侯园(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21000,江苏徐州)摘要:微时代的高速发展,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改革教学方式等,使得微课资源的开发成为必然趋势。文章以数控编程课程为例,阐述了微课制作的三大原则,探讨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的微课的制作方法,最后通过“精益求精之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微课设计案例予以呈现。关键词:课程思政;数控编程;微课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如微信、微博、微课等各种“微”产品层出不穷,“微思政”也应运而生。教育工作者可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形式生动表达“微思政”内容,从而增强“微思政”的辐射力,提高“微思政”内容传播的速度,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1微课制作原则“数控编程”作为一门在高校工科院校机械大类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是极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微时代的高速发展,为思政元素融入数控编程课程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3]。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代码指令较多且抽象,在解决融合点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操作基础,从课前预习、课中探究新知、课后拓展提升三个不同的教学阶段来设计数字资源,同时将微思政融入其中,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实现育人目的。1.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因此,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应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原则[4],要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逐渐建构知识体系。例如在工艺编制环节中,如果学生的函数、解析几何等数学知识基础薄弱,就很难计算出相关基点坐标,后续的仿真加工及机床加工也就无法运行。因此,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