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023年6月/下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的中国版专精特新企业的概念最早源自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HermannSimon)在研究德国出口经济的成功经验时,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隐形冠军”概念,指在某一细分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年营业额不超过50亿美元(最初为10亿美元,后来随着发展逐渐调整提升了标准)且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中小型企业。之所以“隐形”,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大部分位于产业链中上游,不与终端消费者产生直接联系,公众知名度低。其实在行业内,这些企业大名鼎鼎且拥有很高的话语权。受到“隐形冠军”概念的启发,工信部于2016年开始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遴选和培育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18年开始,随着逆全球化的出现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开始加速发展。“隐形冠军”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佼佼者,能够在更精、更深、更尖端技术领域中助力我国制造业做实、做大、做优,这也正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正如企业管理专家林惠春教授所言,专精特新其实是“隐形冠军”理论的中国实践化和本土化,专精特新是“隐形冠军”的“初级阶段”,“隐形冠军”是专精特新的“高级阶段”,对“隐形冠军”的研究,也为研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框架*。随着国家关于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政策出台,其发展得到各方重视和支持,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符合各自地方实际的扶持培育计划,国内也已初步建立了具有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苏敬勤迈向“隐形冠军”:我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摘要:摘要:当前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正引领着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进一步推动中国各细分行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持续发展强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升级为“隐形冠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突破关键领域技术短板,推动产业整体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关键词:关键词:“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注:尽管西蒙定义的“隐形冠军”与我国的“隐形冠军”的筛选条件并不完全等同,但考虑到二者比较接近和类似,且近年西蒙对中国的“隐形冠军”的统计并不完全(2019年的不完全统计为92个),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