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学2023年第6期(总第90期)财政科学2023年第6期(总第90期)持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优化路径研究于长革内容提要: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但与潜在增长水平仍有差距,积极财政政策需要继续加力提效。与此同时,财政在持续减收增支的背景下,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性有所下降,财政风险不容忽视。有鉴于此,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审时度势,适时进行政策优化,兼顾财政可承受能力和政策有效性,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扩张工具,在更紧平衡下努力实现稳增长与财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可持续性优化路径中图分类号:F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391(2023)06-0080-09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在国际上虽然比较亮眼,但自身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就是推动经济增长接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正常增长区间。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过峰和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恢复向好,一季度GDP实现了4.5%的增幅,为后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注入了确定性,但内生动力依然不强。为确保实现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5.0%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财政政策作为主要宏观调控手段之一,要继续加力提效,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同时也要兼顾财政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性,审时度势,讲究策略,更加注重政策的优化,让有限的财力和政策发挥最大的效应,在聚力稳增长的同时严格防范财政风险,在财政收支平衡进一步趋紧的状态下努力实现稳增长与财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一、推动经济增长回归正轨需要财政政策继续发力(一)我国当务之急是推动经济回归正常增长区间2022年,我国经济在极不寻常的背景下实现了3.0%的增长速度,应该说确实不容易,但是从经济周期角度来看就显得有些偏低,特别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和目标要求来看就更值得思考和改进。根据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进程进行测算,2021—2035年的15年间,中国经济年度实际增速需要达到4.7%以上,人均GDP需要再翻一番,同步还要尽最大努力提升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以确保人民币汇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疫情暴发三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平均研究探索80DOI:10.19477/j.cnki.10-1368/f.2023.06.001FISCALSCIENCEVol.90No.62023FISCALSCIENCEVol.90No.62023只有4.5%①,没有达到现代化建设的年度增速目标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要高度重视稳定经济运行,推动经济增长回到正常增长区间,即实际增速达到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