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023.11/ArchitecturalDesignandTheory建筑设计·理论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难题。在此背景下,以锡矿山为对象,从多角度探讨了锡矿山的更新策略,以期为矿业废弃地的活化更新提供依据和参考。1工业遗产国内外研究现状早在19世纪末,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出现了一门名为“工业考古学”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着重强调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发展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迹、厂房、设备、纪念物等内容进行完整记录与妥善保存,是人们最早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利用的意识萌芽。1963年英国学者肯尼斯·哈德森(KennethHudson)出版《工业考古学导论》,首次以专著形式提出了工业考古学,并就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1]。1998年在WOS核心数据库中首次出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概念,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相关的研究著作[2]。2002年,我国正式引入工业遗产这一概念,李蕾蕾分析借鉴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案例,提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应该增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3]。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发布《下塔吉尔宪章》,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得到了国际普遍的重视与关注[4]。2006年4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产业〔2018〕232号)指出,国家工业遗产是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摘要工业遗产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工业时代的文化与技术遗存,并以其独特的工业建筑、文化、景观形成城市中无法替代的特色要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对锡矿山经济、文化、生态和美学价值四大价值进行研究,并对锡矿山的地形条件、景观条件、交通条件、建筑条件等现状空间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出了锡矿山的活化更新策略。关键词锡矿山;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活化更新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162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J4294);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3020503;XDA13020602)DOI10.19892/j.cnki.csjz.2023.11.32AbstractIndustrialheritageisanintegralpartofthecity,carriestheculturalandtechnologicalremainsoftheindustrialera,andformsanirreplaceablecharacteristicelementinthecitywithitsuniqueindustrialarchitecture,cultureandlandscape,whichhasaveryimportantsocialvalue.Inthispaper,thefourvaluesofeconomic,cultural,ecolo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