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10-2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转型与宋代家学、家风及文学研究”(17BZW101)。[作者简介]董灏(1994—),男,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①柯昌文的研究中论述了茶诗中的显喻现象,但并未关注到兵喻这一类型。参见:柯昌文.喻义及表现———古茶诗中茶的显喻一探[J].中国文化研究,2007(04):84-91.柯昌文.喻形及运用———古茶诗中茶的显喻二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8(02):132-137.王勇卫在论述“酒”作为与愁有关的参构语素的语象符号时对“酒兵”略有提及。参见:“酒”及“酒”参构语词语义修辞幻象探析[J].东南学术,2012(04):266-273.②本文所引宋诗未注明出处者,皆引自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为避繁琐不再一一注出。2023年第1期总第122期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1.2023TotalNo.122“不夜侯”与“酒兵”:宋代涉茶与涉酒诗中的兵喻现象董灏(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00)[摘要]在宋代的涉茶与涉酒诗中,“兵喻”是一种常见现象。根据诗人在饮茶和喝酒时需要“交战”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种是将抽象的精神上的困倦或心理上的愁绪当作茶或酒的交战对手;一种是将与自己斗茶或对饮的交际对象当作敌人,进而在创作的涉茶诗与涉酒诗中将饮茶喝酒的过程比附为战争过程。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一是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饮茶喝酒过程中的对抗性和战争有着象似性;二是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战场杀敌梦想在饮酒品茶诗中的投射。兵喻使得茶与酒由物进而人格化,成为了诗人亲密无间的战友,体现了宋人对理性精神的追求。[关键词]斗茶;酒战;兵喻;战争隐喻[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23)01-0083-09茶、酒是古人的两大主流饮品,一个令人清醒少眠,一个令人迷糊混沌。二者在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外,更提供了私人精神上的享受及群体社交的交流契机。关于古代涉茶诗与涉酒诗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宋代诗歌中将品茗与饮酒比作战争这一现象,还未有人进行过详细梳理①。本文通过对涉茶诗与涉酒诗的考察,以诗中所要对抗“敌人”的不同为标准,对其中的兵喻现象进行详细分类和具体分析,并探究形成这种现象的认知机制和时代因素,以及其中的诗性审美内涵。一、枪旗战睡魔,酒兵攻愁城:茶、酒诗私人饮用中的兵喻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宋代,茶作为重要的赋税来源得到广泛种植。皇帝亦爱茶,宋徽宗更是著有《大观茶论》,引领了当时的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