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4期(总第300期)北方谕丛THENORTHERNFORUMNo.4,2023TotalNo.300海登·怀特与历史叙述的“事件转向”贺嘉年【摘要】语言论转向之后,叙述主义历史理论正迎来“事件转向,强调历史叙述中生成、动变的不稳定性,以及对结构主义旗下文本理论之悖反。海登·怀特是其中值得关注的案例。怀特的事件思想可分为事件本体与事件性两条研究路径。前者通过区分事实与事件,将二者分别划归实在一陈述和文本一叙述领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泛文本主义与历史客观性论者的争论。后者强调“现代主义事件”对传统再现话语的颠覆与超越,并通过“喻象阐释”说明事件的“预表一实现”关系,将事件从文本问题还原为诠释学与生存论问题,从而赋予事件思想以现实和伦理关怀。但怀特并从语言结构本身考察叙述与叙述之关系,这也限制其事件论的深入发展。考察怀特的事件思想,有利于把握其理论转向的内在逻辑,也为时兴的事件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视域。【关键词]海登·怀特�历史叙述事件现代主义事件【作者简介]贺嘉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上海[D0I编号]]10.13761/j.cnki.cn23-1073/c.2023.04.006喻象阐释每200433)海登·怀特是美国新历史主义思潮和叙述主义历史理论的领军人物。在开山之作《元史学》中,怀特将历史重新定位成叙述话语与表征形式,提出了一套颇具结构主义色彩的文本分析范式,由此开启了历史理论语言论转向的新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降,“事件”概念在人文学科中迅速勃兴,逐渐发展成一种抵抗结构主义霸权,在动变、生成、独异中把握真理的思维方式,怀特赖以成名的、建基于文本与话语之上的“转义诗学”遂遭冲击。在此背景下,怀特在坚持叙述性历史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保罗·利科(PaulRicoeur)和阿兰·巴迪欧(AlainBadiou)的事件思想,将研究重心从文本转向历史叙述中的主体、对象、记忆、伦理等问题,推动历史叙述由“结构”向“事件”的转向。美国学者理查德·范恩(RichardVann)就此评论说,“事件”或许是怀特作品中“最易受到分析的术语”[114。事件概念揭了怀特思想转向的内在逻辑,同时也为历史叙述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点。一、事件研究的两条路径怀特对事件的思考基本是在语言论转向的背景下进行的,事件天生与语言、叙述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事件的定义出发考察怀特各个时期著作,大致可将其事件论归结为“事件本体”与“事件性”两条研究路径。事件本体是指历史实体在时间序列中的生成与存在形式。叙述作为对事件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