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S1期包装工程2023年4月PACKAGINGENGINEERING15收稿日期:2023–01–31基金项目: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JSY21408);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S20210163Z)作者简介:张博(1985—),硕士,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产业与服务设计。通信作者:陈小娟(1999—),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生,主攻文化旅游与服务设计。基于通感理论的美岱召声景交互体验设计张博,陈小娟,韩冬楠(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014010)摘要:目的在了解美岱召文化的基础上,将通感理论与体验设计相融合,使用情感材料建立建筑与音乐之间的转换关系,充分利用人们记忆、经验、感知,产生新体验,以此指导美岱召建筑(景观)与音乐(声音)交互体验设计研究。方法将通感理论的转译设计方法和体验设计的思维方式相融合,针对美岱召建筑的特色研究,利用用户情感感知和周边环境引导,进行系统的体验设计服务。结论人对音乐与建筑的交互是双向运行的,利用人的情感主动引导交互体验的变化与升级,可以提供愈加丰富的定制化通感、情感体验,拓展通感体验的感知维度和情感体验深度,产生情感共鸣,推进美岱召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键词:通感理论;美岱召;声景交互;体验设计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563(2023)S1-0015-09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23.S1.003在体验经济的影响下,情感化产品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体验设计与通感理论结合的设计增强设计的感知功能,触发用户多维度体验,为用户创造一个集回忆、产品、体验为一体的设计。美岱召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下,大多围绕壁画资源进行展开研究,从设计角度对美岱召建筑开发研究寥寥无几。美岱召声景交互体验设计能够有效将通感、体验、文化三者融合既开发跨界设计方式,又可带给用户一种新的感知体验。1背景及相关概念阐述美岱召坐落于包头市土右旗,始建于明朝,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其建筑风格和壁画艺术尤为精美,是内蒙古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藏传佛教建筑[1]。美岱召建筑文化是美岱召文化的分支,其建筑规模宏伟,形制融合蒙、汉、藏元素,风格独特,保存完好,板升是具有代表意义的早期建筑之一。板升原是汉人聚居的土木制屋舍,后扩展为在此地修筑的房舍、村落。它是蒙汉两族民族融合与友好往来的象征,对于美岱召城寺后期发展具有奠基作用。研究板升城建筑是在丰富美岱召建筑版图,也是在探索从设计学视角下如何传承古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