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03-31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KJ2020A0459).作者简介:刘畅(1999—),女,安徽池州市人,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钱静(1973—),女,江苏南京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可持续的社区发展.引用格式:刘畅,钱静.非正式绿地景观适老化更新策略——以淮南市安徽造纸厂旧厂区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6(3):269-276.第46卷第3期2023年5月Vol.46No.3May.2023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DOI:10.14182/J.cnki.1001-2443.2023.03.010非正式绿地景观适老化更新策略——以淮南市安徽造纸厂旧厂区为例刘畅,钱静(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1816)摘要:城市部分闲置用地通常作为非正式绿地使用,其使用人群以周边老年居民为主,挖掘其景观价值并进行适老化改造有一定的实践探索意义。以淮南市安徽造纸厂旧厂区为例,通过场地调查、问卷调查与空间行为分析法,了解造纸厂景观环境中的使用状况以及老年使用群体的偏好与空间行为,并面向老年人的使用需要对场地进行潜力评估,在此基础上总结符合老年群体特殊需求的景观环境相关适老化标准,提出以适老化为导向的非正式绿地景观更新策略。关键词:闲置用地;非正式绿地景观;适老化更新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43(2023)03-0269-08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迭代转型的深入,城市化进入存量更新阶段,一些老旧厂区在这一过程中成为闲置用地,通常作为非正式绿地供周边居民使用。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进程全面加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6401万人,占比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总人口数13.5%,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绿地景观适老化更新是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的主要举措,是提升城市存量空间品质的现实需要。国外发达国家老龄化时期较我国到来更早,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空间适老化理论体系,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与室外环境之间的互动联系上,日本政府于1996年出台的《福祉性街区规划建设手册》从公共空间、绿化及移动环境等方面对空间适老化设计做出详细规定,在设计细节方面,山本聪慧提出的“情动设计”理念通过打造诱发式环境,促进老年人与公共空间的交互行为[1]。美国的适老化空间设计注重从医学、社会学、美学多角度满足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