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第3期总第116期2023年6月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和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9》显示,全球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全球人口的1/11,预计2050年将提高到1/6;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中,少儿人口占比将趋于稳定,劳动人口占比将持续下降,而老年人口占比将持续上升[1]。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2]。有研究预计,到2035年,我国老龄化率为20.7%,在全世界排第44位;2050年为26.1%,排第33位[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明确指明了我国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等发展目标。其中,前两者已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老有所为”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老年社会参与逐渐成为老有所为新方式、新关注[3]。最新研究显示,居民自发组织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老年人参与社区健康治理的重要形式[4],既可以有效延缓老年人认知衰减、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满意度等,又能减轻全社会对“老有所养”的负担,老年群体可以再次成为重要的社会人力资本[5]。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研究,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仍存在着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有待突破、基层老年组织亟待发展、老年志愿服务发展受阻等问题与挑战[6]。江苏省南通市已成为人口净流出城市,出生率持续走低,城市老龄化十分严重;全国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均显示,南通市老龄化率位居全国地级及以上行政区首位[7]。本研究从积极老龄化视医学社会老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健康治理与认知水平的关系曹欣1,2,王常英1,吴小雪1,张景瑞1,唐卫卫3,4,51.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19;3.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4.健康江苏研究院,5.全球健康中心,江苏南京211166摘要:老年志愿者是健康社区治理工作体系中的有生力量,参与社区健康志愿服务是实现老年人自身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形式。该研究以积极老龄化视角,从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支持、社会适应等维度选取变量,调查江苏南通某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和认知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老年志愿者的认知水平总体高于社区一般老人;60~69岁老年人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