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期第41卷(总第223期)NO.2,2023Vol.41GeneralNo.22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OFENGINEERINGSCIENCE基于推演树的三种汉语结构歧义消解基于推演树的三种汉语结构歧义消解卫龙(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收稿日期:2023-01-11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面向人工智能的信念——愿望——意图逻辑的哲学基础及其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FZXB092。作者简介:卫龙(1997-),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语言逻辑和人工智能逻辑。摘要:如何对自然语言中的歧义进行消解,是自然语言信息处理一个难点。在兰贝克演算和组合范畴语法的逻辑推演基础上,对语言表达式中的相同词条指派不同范畴,并对相关规则的使用顺序做出灵活调整,可以得到不同语义解读的推演树,从而消解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层次与结构关系歧义。关键词:结构歧义;歧义消解;组合范畴语法;兰贝克演算中图分类号:B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39(2023)02-0071-06一、引言自然语言信息处理是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和逻辑学的交叉前沿领域,其主要目标是使计算机更好地进行人类自然语言的理解和处理。当前,自然语言信息处理面临的重大困难是如何消解普遍存在的歧义(ambiguity)现象,从而提高计算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表现力。自然语言的应用场景复杂多变,同一个语言片段可以被理解成两种或多种意义,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歧义句或多义句,这也是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的重要区分特征。在包括英语和汉语等自然语言中,存在多种歧义现象,例如:词义歧义、词性歧义、结构歧义和指代歧义。就现代汉语而言,常见结构歧义有以下三种:第一,结构层次歧义:是由于句法单位组合的先后顺序不同而造成的,形如:数量词+N1+的+N2、形容词+N1+N2、N1+N2+N3。例如“三个学校的老师”,如果“三个”先与“学校的”组合成“三个学校的”,再修饰“老师”,则该句理解为:(三个学校的)老师;如果“学校的”先与“老师”组合成“学校的老师”,再被“三个”修饰,则该句理解为:(三个)学校的老师。第二,结构关系歧义:是由于句法单位组合的先后顺序相同但是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形如:V+N1(述宾关系或者偏正关系)、N1+N2(并列关系或者偏正关系)。例如“进口汽车”,当看作述宾关系时可以理解为进口(一辆或多辆)汽车这个举动,当看作偏正关系时可以理解为“进口的汽车”。第三,结构层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