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蒋瑜,包志轩(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7)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涔天河水库环境及社会经济监测摘要: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会对周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产生影响。文章以涔天河水库为例,借助遥感技术具有的信息量大、观测范围广、精度高等独特优势,从库区水体动态变化、库区生态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影响三个方面建立一套监测指标体系,监测结果能分析研究区域在长时间序列的区域性变化情况,为智慧水利提供数据支撑,为水务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关键词:智慧水利;涔天河水库;遥感生态环境指数;主成分分析法收稿日期:2023-03-20作者简介:郭伟(1979-),男,河北邯郸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作,手机:13875852423,E-mail:31868298@qq.com。水库是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重要水利工程建筑物,修建水库有利于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但兴建水库同时不可避免对水库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水库变化进行长时序的动态监测。一般来说,水库变化以直接的水文观测为主,但这种传统方法耗时耗力,难以准确表达区域性实时变化,不能满足对水库水质长期、大面积、动态的监测要求,遥感技术具有信息量大、观测范围广、精度高等独特优势,为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监测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基于遥感技术手段对水电站库区环境监测研究,国内外已开展一系列研究。如吴炳方等[1]采用SPOT-5和Landsat5TM数据对1992—2007年三峡工程库区环境变化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并提出了相应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Shumba等[2]利用遥感数据,监测卡里巴水库的水位变化,并结合遥感数据分析影响水位变化的自然与人为因素;Li等[3]结合遥感技术,研究了大坝对湄公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面积、地貌等方面的影响,并建立了1个新的、全面的湄公河流域大坝和灌溉系统的GIS数据库;李静等[4]基于遥感数据,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方面对梯级开发水电的区域生态系统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并从大坝枢纽区和整个库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吴柏清等[5]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对水电站库区1998—2003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进行监测与分析,并表明,植被覆盖度变化与人类活动、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尽管遥感技术在水电站库区研究有了一定的应用,但都是基于特定的专题,如土地利用,植被变化,水文要素等,缺乏将生态环境作为社会、自然等综合体来研究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四五”期间,国家加大对水利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