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卷第4期湖北工程学院学报VOL.43NO.42023年7月JOURNALOFHUBEIENGINEERINGUNIVERSITYJUL.2023互联网嵌入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一个健康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陈培彬1,黄可权1,朱朝枝2(1.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龙岩364012;2.福建农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在技术变迁的催化下,信息工具迎来迭代更新并逐步辐射至农村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农村中老年人的生产生活之中,这无疑为农村中老年人健康资本积累奠定了技术赋能的更多可能性。本文首先以Gross-man-Becker健康需求模型为理论基础,从农村中老年人再社会化视角切入,分析社会信任与就业参与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嵌入在推动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生产效率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系统性地在理论层面上剖析了考虑互联网嵌入的健康生产效率约束下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生产行为调整的“收入替代效应”形成机理,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关键词:互联网嵌入;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理论分析中图分类号:F0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824(2023)04011407不可否认,互联网嵌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变革农村中老年人的学习工作与社交娱乐方式[1],并通过社会信任选择重构与就业参与延伸等途径驱动社会参与,激活社会融入意愿。立足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以及数字经济持续迸发的时代背景,探索互联网与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的内在逻辑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工具促进农村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优化,既是对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相对缺位与养老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的弥补,也是缓解医疗保险压力,促进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与生产老龄化的有益探索。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构建考虑互联网嵌入下的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生产效率变迁及生产行为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期协助回答互联网嵌入之于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的理论意义。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一)互联网嵌入“嵌入”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Polanyi于1944年提出,主要用以描述内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经济行为决策[2]。此后,“嵌入”一词的学术概念就引起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关注,内涵也得到多维度的外延。Granovetter(1992)认为,个体与企业的经济行为无法脱离于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框架之外[3],因此,可将“嵌入”维度划分为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其中,社会关系描述的是基于文化、信任以及剩余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