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作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鲁旭娟1张慧萍2△(1.西安市中心医院,陕西西安710003;2.延安市人民医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目的探讨血脂、血糖和肝功能联合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时期健康体检对象41例对照组;所有人员均接受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检测,分析以上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HDL-C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同时肝功能指标ALT、AST、GGT均显著高(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数存在肝功能下降、糖脂代谢紊乱等情况,通过检测以上指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具有显著价值,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依据,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防疾病发作。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血糖;肝功能中图分类号:R57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744X(2023)06-0896-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指将酒精以及其他有明确肝损害因素排除后,因肝内大量沉积脂肪所造成的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其发生与遗传、胰岛素抵抗等存在相关性,病理研究发现本病如果未能及时治疗,不仅会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疾病,同时还会加重其他慢性肝病,促进疾病进展,且与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1-2]。因此,临床需要尽早诊断、发现疾病,及时实施治疗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诊断最为常用的方法有生化检验,本文探讨血脂、血糖和肝功能联合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1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均与2002年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临床诊断标准相符[3],均无饮酒史、或者饮酒量<40mL/周;未服用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药物治疗,肥胖人员,或有肥胖倾向;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伴有乏力、肝区疼痛、肝脾肿大等表现;均通过影像学检查得到证实;病历资料真实可靠且完整。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意识障碍;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