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范俊——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共同进步教育目标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共同进步教育目标的意义在于消除语文教学中“工具和人文”的两极分化,避免阅读与表达的顾此失彼、课例与课例的分工不明、教师与学生的主次不分等现象的产生。为达成语文学科的共同进步目标,统编版语文教材应运而生。其中,教材科学性地被以要素为核心进行单元整体规划。单元整体教学势在必行,而进步点就体现在要素间,贯穿于课例间,落实在师生间。本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进行单元要素的准确解读,明确单元课例的要素分工,以探索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使得教师与学生各得其所。一、要素间读写圆融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和写作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单元要素是抽象的,还需教师进一步解读。前者是关于单元整体的阅读的策略与能力——“借助关键语句概括”。后者则摘要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要素的准确解读,明确单元课例的要素分工,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做到合理规划单元学习任务,使得教师与学生各得其所。本文从要素间读写圆融、课例间美美与共、师生间各美其美等方面,阐述共同进步目标下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研究。[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要素分工共同进步是关于单元整体的写作能力目标——“就事物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一)准确把握人文主题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观察与发现”,编者精选了3篇例文,以观察植物为对象的《花钟》,以观察动物为对象的《蜜蜂》和《小虾》。这些课文以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作为观察对象,介绍了人们通过留心观察后所获得的各种发现与启示。《花钟》一文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也是各不相同的;《蜜蜂》一文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了蜜蜂具备辨别方向的能力;《小虾》一文通过观察,发现了一系列小虾的习性特点。借助3篇例文,选取典型动植物,凸显了人文主题。引导学生知晓要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事物,就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发现,得到启示,感受乐趣,从而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当然,这种习惯也纳入了语文要素的范畴之中。(二)科学解读单元要素阅读作为一种输入式语文活动还不足以形成语文学习的有效“闭环”,还需通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