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2)ScienceEducationandMuseumsdoi:10.16703/j.cnki.31-2111/n.2023.02.002陶贤都.评议人絮语[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2):6-7.评议人絮语陶贤都湖南大学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扩展至科普领域,为场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场馆的数实融合正逐步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新体验让场馆数实融合发展尤显重要。深化科普、博物馆领域的数实融合,形成虚实互嵌的符合型教育和传播体系,使得教育、传播更加生动可感,深入人心。在数实融合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场馆的科普能力建设成为业界和学界的热点话题。场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来进行传播?场馆利用数字技术来加强数实融合传播有哪些经验?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来加强场馆的数实融合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期专题论坛以“数实融合的场馆科普能力建设”为主题正是基于此而设立,吸引了学者、专家就此话题展开探讨。本期选取的6篇文章,既有场馆数实融合的理论思考,也有实践总结;既有宏观的思考,也有实践的探索;既有质性的研究,也有量化的研究。这些文章对于我国场馆推进数实融合、提升科普能力具有参考启发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以数实融合来提升场馆科普能力是场馆建设的方向,而在数实融合中,数字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手段。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提升能力,是场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信息技术与场馆的融合发展,国内已经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马玉静《数字信息技术释放博物馆的力量》一文从宏观视角出发,根据数字信息技术的变化,对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等不同阶段博物馆数实融合建设进行梳理,为我们展示了博物馆不同历史时期在数实融合方面的进展。同时,结合实践工作,总结了数字信息技术在博物馆发展的作用。文章视野开阔,既有理论思考,同时也有实践支撑,有利于我们把握数字信息技术在博物馆建设中的作用。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观众需求发生显著变化,如何进一步推进科普场馆数实融合建设需要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姚蕊、徐蕾的《探讨基于数实融合科普展览新模式———以上海科技馆〈日月魅影〉展览为例》和周明的《探索“博物馆+元宇宙”的展教新生态———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两篇文章以个案为出发点来探讨博物馆数实融合的新实践,为我们了解博物馆数实融合的新进展提供了范例。数字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场馆中,旨在丰富展览形式并提升传播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