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细腻度、柔和度方面有所提升,增加了窖底香酒的B-3#样,浓郁度、醇厚度有所提升,细腻度、柔和度有所下降。C组以窖底香酒为主要基酒,整体酱香风格明显,酒体偏浓郁,放香和甜爽度较好,但刺激感偏大,协调感不足。3结论通过研究3种典型酒体理化指标和感官特征的差异性,可看出,酱香酒酸、酯指标普遍高于窖底香和醇甜酒,醇类含量低,酱香风格较好,醇厚度、细腻度较好,但协调感、甜净度不足;窖底香酒酒体浓郁、饱满,整体指标较高,但刺激感大,细腻度、柔和度不足;醇甜酒酯、醇类指标高,酸、醛、酮类指标低,酒体协调、干净,柔和度、醇甜度较好,酱香风格偏弱。3种典型体酒在指标和感官特征上的差异性,对后续不同量比关系的指标和感官有直接影响,这也说明,在初期盘勾中,3种典型体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盘勾效果,盘勾时起主要作用的是主体酒,决定所得酒体的风味骨架和主要感官风格,另外两种酒的选用会对主体酒的缺陷或不足起到一定的掩蔽、互补效果。从3种典型体酒不同量比关系搭配的感官特征来看,除生产特性、产量、成本的原因外,单从感官出发,窖底香酒、酱香酒均不适宜作为初期盘勾的主体酒,特别在市场消费者偏好适口度、舒适度的前提下,应当谨慎设计3种典型体酒的搭配比例。参考文献:[1]沈怡方.白酒生产技术全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30-31.[2]陈小林,蒋英丽,程伟.酱香型白酒的贮存管理.[J].酿酒科技,2005(1):105-106.[3]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技术委员会.白酒分析方法:GB/T10345—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4]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白酒感官品评导则:GB/T33404—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表43种典型体酒不同量比试验样感官评价样品信息D-0A-1#A-2#A-3#B-1#B-2#B-3#C-1#C-2#C-3#综合感官评价酱香明显,曲香较明显,酒体醇厚,甜爽味长,刺激感大,欠细腻,尾味欠净酱香突出,带曲香,醇厚细腻,味长酱香突出,带曲香,醇厚细腻,较柔和,味长酱香突出,带曲香,醇厚甜爽,较细腻,味长酱香突出,曲香明显,较醇厚,较细腻,醇甜柔和,味较长酱香突出,曲香明显,醇厚细腻,甜净柔和,香味协调,味长酱香突出,曲香明显,醇甜净爽,较细腻,较柔和,味长酱香明显,带窖香、曲香,浓郁、醇厚,甜爽味长,刺激感较大,欠协调酱香明显,带窖香、曲香,浓郁、醇厚,刺激感较大,欠协调,尾味欠净酱香明显,带窖香、曲香,醇厚,甜爽味长,刺激感较大,欠协调许忠,熊飞龙,王冬梅,胡向君,曾芳,杨明,赵晕·酱香典型体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