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学报45卷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创面经过1~3个月的正规治疗没有愈合趋势,进入病理性炎性反应状态,临床上称为慢性创面[1-2]。慢性创面具有病程长、治疗难度大、易复发、费用昂贵等特点,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痛苦[3]。因此,探索更加廉价、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慢性创面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面局部血管受损后血栓形成,影响创面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有专家提出“创面床准备”的概念[4],旨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促进创面愈合的物质[5],改善创面的局部“微环境”,使慢性创面变为对治疗有反应的创面[6]。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能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降解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凝块,溶解血栓[7]。尿激酶能溶解腹腔内纤维隔、纤维蛋白以及引流管中的菌膜,治疗腹膜炎[8-9]。应用尿激酶可溶解胸腔内的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裂解纤维分隔,防止胸膜粘连,稀释胸腔积液,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及引流[10]。而且,尿激酶在体外对于中心静脉导管和透析导管中的血栓或纤维条索也能发挥其纤溶作用[11]。目前,尿激酶在慢性创面中应用是否有效并示确证。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尿激酶在慢性创面床准备中的效果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一般情况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烧伤整形科诊断的慢性创面的52例患者。其中生理盐水组27例,女性9例,男性18例;尿激酶组25例,女性8例,男性17例。年龄23~80岁,创面面积23~56cm2。本研究经过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CQSFLZXYYEC-019)。1.1.2纳入标准1)20岁≤年龄≤80岁,男女尿激酶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作用刘太阳,余恩艳,陈志勇,余雪丰,赵涛(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涪陵408000)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在慢性创面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烧伤整形科52例慢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n=27,0.9%生理盐水)和尿激酶组(n=25,尿激酶5000IU·mL-1),收集创面分泌物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for-α,TNF-α)含量,并进行肉芽组织和渗液评分。治疗结束后,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肉芽组织血管生成、胶原含量和排列情况,免疫组化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