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报CHINESEJOURNALOFVIROLOGYVol.39No.2March2023第39卷第2期2023年3月牡蛎热休克蛋白70吸附人源诺如病毒功能域的解析王艳飞1,张子蕾2,罗广达1,李静雯1,王大鹏1*(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上海200240;2.上海海关学院检验检疫技术交流部,上海200120)摘要:人源诺如病毒(Humannorovirus,HuNoV)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食源性病毒之一,牡蛎是其主要的食源性传播载体。已有研究发现:牡蛎热休克蛋白70(oysterHeatshockprotein70,oHSP70)可吸附不同基因型HuNoV,但oHSP70吸附病毒的功能域不清楚。本研究对oHSP70的N端和C端分别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其与不同基因型HuNoV主要衣壳蛋白P功能域的结合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成功获得N端和C端oHSP70的原核表达产物;N端oHSP70与不同基因型HuNoVP蛋白结合能力显著强于C端(P<0.05)。因此,N端oHSP70是结合HuNoVP蛋白的主要结构域。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oHSP70与HuNoV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关键词:人源诺如病毒;牡蛎;热休克蛋白70;配体;原核表达中图分类号:Q939.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21(2023)02‐0393‐08DOI: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4280人源诺如病毒(Humannorovirus,HuNoV)隶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诺如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27‐40nm,呈二十面体对称,无包膜。HuNo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7.5kb,由3个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s,ORFs)组成[1‐3]。ORF2编码了主要衣壳蛋白(Majorcapsidprotein,VP1),包括壳区(Shelldomain,S区)和突出区(Protrudingdomain,P区);其中,P区具有病毒受体/配体识别的功能[4,5]。全球每年由HuNoV造成了6.84亿例感染,超600亿美元经济损失;其中,食源性HuNoV污染导致高达1.2亿人感染,3.5万人死亡[6,7]。在食品载体传播过程中,HuNoV主要结合其吸附配体。为了有效防控HuNoV,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HuNoV的受体和配体。其中,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groupantigens,HBGAs)被认为是HuNoV的(辅助)受体[8]。生菜和牡蛎含有HBGAs类似物,被认为是传播HuNoV的物质基础[9]。另外,本团队率先发掘并证实牡蛎热休克蛋白70(Oysterheatshockprotein70,oHSP70)可结合GⅠ.1型和GⅡ.4型HuNoV;且oHSP70对不同基因型病毒的结合能力存在差异,与GⅠ.1基因型HuNoVP蛋白与结合能力强于GⅡ.4型[10,11]。但是,oHSP70与不同基因型HuNo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