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卷第7期2023年7月科学学研究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Vol.41No.7Jul.2023文章编号:1003-2053(2023)07-1316-11企业政治行为驱动突破性创新的权变影响研究廉思秋,高山行,肖振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基于制度基础观,论文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特点,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企业政治行为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考量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市场战略与制度环境对上述关系路径的权变影响。论文通过对我国227家生物医药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首先,企业政治行为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次,这种促进作用在实施前瞻型战略的企业中得到显著增强,而在实施分析型战略的企业中被显著削弱;最后,政策变动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均会显著地削弱企业政治行为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正向作用关系。该研究证实了企业政治行为在提升突破性创新上行之有效,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如何将政治行为匹配不同类型市场战略、适应不同制度环境以提升突破性创新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管理启示。关键词:企业政治行为;突破性创新;企业市场战略;制度环境中图分类号:C93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2-02-14;修回日期:2022-12-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GL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002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2151)作者简介:廉思秋(1994-),女,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E-mail:siqiu814@163.com。高山行(1963-),男,教授,博士。肖振鑫(1991-),男,副教授,博士。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创新是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引擎”。特别地,突破性创新以新技术和新知识为基础,能够革新既有的技术轨道,进而促进核心技术的跃迁式突破[1],被认为是企业竞争优势获取、业态进化升级乃至“强国梦”实现的重要推手。然而,突破性创新同时也伴随着高昂成本、巨大风险和试错迭代性等特征[1],为身处经济转型期、正式制度环境仍待完善的我国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形下,制度基础观认为[2],当企业在开展突破性创新过程中面临正式制度制约时,会积极地借助企业政治行为的非正式制度途径来加速实现突破性创新[3]。目前虽然有学者已经检验了企业政治行为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4-6],但制度基础观还认为,企业通过政治行为获取利用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创新结果的过程和效率,会同时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1,3,4,7],而这一点尚未在现有研究中被系统地充分验证。结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