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石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正如我国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2021年以来,宜昌市民宗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指导各地创新开展“三峡·红石榴”志愿服务,将民族工作融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带动基层干部群众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成为“三峡·红石榴”志愿者,宣传政策、启发大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努力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长开长盛。联动协同,营造良好环境会同相关部门健全完善信息共享、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等工作机制,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部门协同办实事。定期协调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沟通会商,研究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进城后的开店办证、子女入学等问题,引导少数民族经营人员遵纪守法,将自身事业发展融入城市发展,实现“进店经营”率100%。在枝江市开拉面馆的回族群众李忠祥,疫情期间号召亲戚朋友捐款买口罩支援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工作中引导多家拉面馆规范门面标识、提升店面形象,教育亲戚朋友“珍惜我们的发展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上下联动解民生。健全完善市、县、街道、社区服务网络和市、县两级服务中心,将城市民族工作下沉到基层,定期走访、精准摸排,实现社区“一站式”“窗口化”服务管理。2021年12月,宜昌市第七次党代会闭幕后,市民宗委深入伍家岗区各族群众代表中宣讲会议精神,征集群众“微心愿”,形成任务清单,督促相关街道、社区一一跟办落实。会后第三天,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图乐迪·麦麦提的“微心愿”就变为现实:伍家乡共前村相关人员帮他妻子办好了医保卡,他说:“我老婆身体不好,有了医保卡我放心多了。”干群携手聚民心。充分发挥民族工作干部的职能优势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带动作用,定期组织专班深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开展大走访活动,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有效拉近了干部群众之间、各族群众相互之间的距离。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在夷陵区创业的蒙古族群众王华军,每年邀请在宜昌开拉面馆、烧烤店的边疆地区同胞及其家人聚在一起拉家常、交朋友。面对外界的褒奖,他总是谦虚文/冉龙升曾津津湖北宜昌开展“三峡·红石榴”志愿服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7民族大家庭关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