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6期学报No.6Vol.382023年6月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Jun.,2023DOI:10.16069/j.cnki.51-1610/g4.2023.06.007“不带X的”的句法表现及话语立场表达刘德贝1,武钦青2(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不带X的”分布于话轮之首、话轮之中和话轮之尾,也可单独作为一个话轮。“不带X的”中“X”的功能类别主要是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体词性成分;“X”的构造单位主要以单词或词组为主,还可以是小句;“的”表达的是对事态X的断言、承诺、表态的确认或肯定。“不带X的”作为立场标记语,可标记认识立场、道义立场和评价立场。“不带X的”立场表达形成的动因主要是人际互动中的交互主观性和负面话语语境的浸染。关键词:“不带X的”;句法表现;话语立场;交互主观性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23)06-0046-06收稿日期:2022-02-25基金项目:2021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评价立场的表达研究”(AHSKQ2021D192)作者简介:刘德贝(1993—),男,安徽宿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武钦青(1986—),男,安徽宿州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中“不带”常与“的”共现构成“不带X的”结构。例如:(1)史光柱:你说看哪都顺眼,你说嘛!鲁豫:不带这样要求表扬的!(电视栏目《鲁豫有约》2006-07-20)①(2)咪咪方:不带这么聊天的,都越说越不像话了。(王朔《和我们的女儿谈话》)从例(1)(2)可以看出“不带X的”经常作为一个整体使用,表达说话人的话语立场。目前关于“不带X的”的研究并不多。如,张雪平[1]指出普通话中“不带”具有非现实情态义,且很可能来自东北、北京等官话区,但近些年已经进入普通话中。张明辉[2]认为“带”是具有方言特色的能愿动词,并指出表“可能”的“不带1”和表“可以”的“不带2”均与“背景”和“预期”有关。从检索的语料实例来看,“不带X的”已经进入普通话中,且“不带”已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汉语新虚词》收录。《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列出了“...